时间:2019-06-21 03:19:30
1、判断题 儒学自汉代以来便被尊为庙堂之学,居于古代思想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需要道教和佛教予于补充。一般而言,欲建功立业,发愤进取,应以①为信条;若遭遇挫折,重视修身养性,当理解②学说之可贵;而屡遭打击,万念俱灰,则用③安慰创
伤累累的心灵。
A.①儒学②道学③佛学
B.①道学②佛学③儒学
C.①佛学②儒学③道学
D.①儒学②佛学③道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建功立业,发奋进取是以儒学作为信条,儒学是持积极入世的态度;修生养性是以道教为信条,道教主张无为;屡遭打击,万念俱灰则是以佛教作为安慰,佛教宣扬宿命论。故选A。根据以上的分析,BCD均错误。
点评:儒学在汉代成为了思想的主流,但是为了适应不断地发展的形势的 需要,儒家思想也是不断地发展完善。在汉代,吸收了阴阳家、道家黄老思想和法家思想发展成新儒学,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在唐宋之际,儒学吸收了佛道思想发展成理学。儒学的不断地发展,使得不断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精神追求。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中的“民主”,实即做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
C.其“民主”内涵与近现代“主权在民”相吻合
D.儒家“民本”思想绝无现代民主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尚书》是儒家经典,主要是为封建统治提供治国方法,其“民主”内涵与近现代的“主权在民”不相吻合,故答案选择C项。材料的“民主”是人民的主人,即君主,故A项正确;材料中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故B项正确;儒家民本思想没有现代民主思想,故D项正确。
点评:古代中国的民本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1)其主要内容:第一,孔子的思想:“仁”的学说,以德治民的政治思想;第二,孟子的民本思想:“民为贵,君为轻”,“仁政”,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放宽刑罚,减轻赋税;第三,荀子的“舟水说”。(2)其形成的原因:第一,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劳动者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得到提高;第二,对夏商周诸王朝兴亡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思考;第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对现实社会动荡、人民苦难的忧思中,寻求拯救社会、拯救民众之路。(3)其影响:第一,为封建统治者接受并成为其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有利于给劳动者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生产环境,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政治安定和国家统一;第四,影响着后世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份珍贵遗产。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没有一种文明可以毫不流动地存续下来;所有文明都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用得到了丰富。”以下历史现象不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美国三权分立政体的确立
B.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
C.晚清新思潮的萌发
D.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叙述,中国的科举制就是中国本土文化上的产物,并且经历史的发展其考试用人的精神流传下来并且影响到了国外,所以选B,AC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09年10月31日,“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钱学森(1911—2009)去世,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为祖国做了巨大的贡献(如下图文)。关于中国的“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技术,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分别在1964年和1970年
C.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D.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编于唐初的《百行章》写道:“人虽有貌,不学无以成人。但是百行之源,凭学而立,禄亦在其中矣……温故知新,可以师矣。若不广学,安能知也?未游边远,宁知四海之宽?不涉丘门,岂知孝者为重乎?”该材料无法体现(?)
A.孔子教育主张的影响
B.儒家伦理的观念
C.“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D.理学思想的熏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人虽有貌,不学无以成人”反映的是儒家伦理的观念;“但是百行之源,凭学而立,禄亦在其中矣”反映的是“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温故知新,可以师矣”反映的是孔子的教育主张。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材料并没有体现出理学思想,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