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9-06-21 03:18: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劳动人民不仅创造了完美的园林艺术,而且善于吸收国外建筑艺术成就。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圆,荟萃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下图所示建筑表现的艺术风格是

A.巴洛克
B.洛可可
C.哥特式
D.罗马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近代西方艺术发展概况的掌握情况,侧重理解能力,CD可以排除,B是干扰项,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巴罗克风格的特点是建筑高大、恢弘、壮丽;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小巧优雅。故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拨乱反正,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的是(  )
A.恢复高考制度
B.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
C.实施普遍义务教育
D.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根据所学,“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刚复出就自告奋勇抓教育。他充分肯定新中国前17年的教育工作,在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1977年,全国570万人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招生考试,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故选A。
点评: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进步也推动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62年7月,全国大约有20%的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
A.农村阶级斗争出现新动向?
B.人民公社制度被取消?
C.农村政策出现了右倾动向?
D.适应生产力状况调整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1958~1960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了克服困难,适度调整了经济政策,农村的部分包产到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实施的。故正确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促使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能使美国产品打入中国市场
B.美国人民要求改善同中国关系的呼声高涨
C.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提升
D.美国政府认为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运用外交政策最终由国家利益决定这一理论,可知,改变与中国的关系符合美国利益,而国家利益包括国家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等,所以A项不全面,也不是主要原因,C项仅是美国改变政策的一个客观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这段歌词创作的背景是
A.洋务运动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
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北伐进军长江流域,胜利在望
D.一战结束,中国成为战胜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信息“中华”“民国”“五色旗”可知这段歌词反映的是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背景。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