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1 03:16:48
1、判断题 下图反映的是1956年~1965年间我国
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D.石油生产的就本状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为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历史阶段的概括辨析能力。从题中所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是十年探索时期。建国后由于把重工业放在首位,煤炭、钢铁、石油的发展呈上升趋势。粮食生产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带来了危害,1958年的“三面红旗”使农业生产开始受到一定的影响,再加上苏联因素、自然因素,1959—1961出现了三年困难,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开始纠正农村中的“左”倾错误,农业生产有所恢复。依据图中所示曲线可知其产量自1958年开始下降,1960年开始逐渐上升,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9-1961年是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泛滥,工农业比例失调加剧,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由此可以判断图中曲线描述的是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因此,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新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变化折射时代变迁。以下体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女性婚恋观新变化的是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首选工人老大哥
C.贫下中农,几代红
D.嫁人要嫁富二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A项说法属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女性婚恋观,排除;C项是主要在60年代,排除;D项主要在改革开放后,当今社会比较多,排除;故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推动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推进的因素不包括
[? ]
A.新航路的开辟
B.科学技术的发展
C.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方式的出现
D.两极格局的结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刘向在《战国策续录》中说:战国时期,“国异政教,各国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上述材料意在说明当时
A.没有天子,没有诸侯,只有游说权谋之徒得势
B.分封制崩溃,各家各派提出各自主张,百家争鸣
C.孟子等儒生得不到重用,消极遁世
D.从现实目的出发,各诸侯国重视权谋之徒,摒弃儒家学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战国时期思想活跃原因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其中A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也并未提到;B项干扰较大,但是材料中“弃捐于世”一句说明儒术是被抛弃的地位;C项在材料中无法看出,也不可能是材料想要说明的问题;D项表述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摆脱英属殖民地地位及“星(新)马”合并后,马来西亚联邦政府与新加坡自治邦政府在经济等多项政策上很快就产生严重的分歧。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导致新加坡最终在1965年被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并于8月9日被迫宣布独立。世界对于新加坡是否能继续存在表示疑问。
材料二
新加坡改革大事记
材料三 新加坡提倡“亚洲价值观”,认为亚洲国家不需要完全依照西方的价值观行事。李光耀因此也一直对西方国家对他专制的批评不加理会,认为西方民主不能强加给亚洲人民。
——据网络资源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加坡改革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新加坡改革的可取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刚摆脱殖民统治,求发展巩固独立成当务之急;“星(新)马分治”,国小、自然资源缺乏。
(2)改革措施全面而有效;注重发挥政府社会职能,以保障民生;注重政府廉政建设:依法治国;重视教育,强调国民素质的提高;积极依托区域优势,走区域经济集团化通路;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不照搬西方模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