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1 03:14:57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2: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摘自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
材料3: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摘自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材料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摘自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1)根据材料1、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
(2)根据以上材料,评价材料3的观点。
?
(3)材料4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分析根源何在?
?
(4)我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参考答案:(1)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国际金融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
(2)材料3的观点是片面的。尽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主导的全球化确实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但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进步的体现。
(3)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在加大,两者贫富差距扩大。根源:全球化进程中,旧的国际格局,新殖民主义依然存在;发达国家掌握了技术优势,而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4)要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科技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完善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监督和管理,防范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同1949年相比,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 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资增长约70%.农民收入增长30%以上。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趋于稳定是经济恢复的重要条件
B.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了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一致的是(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C.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可知在强调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即A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从材料中不能反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皇帝向皇太后下跪,曰以孝治国;皇后向皇帝下跪,曰夫为妻纲”的现象反映了
A.井田制的瓦解
B.儒家成为主流思想
C.百家争鸣的出现
D.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以孝治国”“夫为妻纲”等信息可知,统治者用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48年、1962年美国与西欧在自由世界的黄金所占份额如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经济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实力下降
B.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欧洲经济发展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察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变化。A表述有误,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实力正处于鼎盛时期; B表述错误,当时是两极格局;C,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实力上升;D表述有误,该体系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逐渐瓦解。故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