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1 03:13:15
1、判断题 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逐年增加。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这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A.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
B.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步建立
C.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
D.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公有制而不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以A错误,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与行政区域的大小无关,所以B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1954年,所以C说法错误,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是为了满足工业化对资金原料的需求而推行的,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代西方政党政治的发展与建设推动了民主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有( )
①缓解社会矛盾
②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③强化对执政党的监督
④实现人民的某些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缓解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属于政党政治的积极作用,但不属于“民主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的范畴,故排除含①或②的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关贸总协定规则只适用于货物贸易,而世贸组织的规则涵盖了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知识产权协议等多个方面。由此可见,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B.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C.第三世界团结斗争
D.国际格局发生剧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20世纪30-40年代,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贸易的相互限制是造成世界经济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次大战结束后,解决复杂的国际经济问题,特别是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成为战后各国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于是关贸总协定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48年1月1日开始临时适用。应当注意的是,由于未能达到GATT规定的生效条件,作为多边国际协定的GATT从未正式生效,而是一直通过《临时适用议定书》的形式产生临时适用的效力。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认可,但没有统一概念。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所以答案选A,不选B。材料并没有提到第三世界,所以不选C。虽然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瓦解,雅尔塔体系崩溃,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而且一般主要原因,根本原因都是从经济角度思考,所以D选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4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战略家富勒说:1588年西班牙舰队的失败就好像一个耳语一样,把帝国的秘密送进了英国人的耳朵,那就是在一个商业的时代,赢得海洋要比赢得陆地更为有利。
------摘自戴旭《海权决定大国兴衰》
材料二?中国兵船甚少,岂能往堵敌国海口?上策固办不到,欲其自守,亦非易言。自奉天至广东,沿海延袤万里,口岸林立,若必处处宿以重兵,所费浩繁,力既不给,势必大溃。惟有分别缓急,择尤为紧要之处,如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是为至要;江苏吴淞至江阴一带,系长江门户,是为次要。盖京畿为天下根本,长江为财赋奥区,但能守此最要、次要地方,其余各省海口边疆略有布置,即有挫失,于大局尚无甚碍。
-------摘自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二十四?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英两国海权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8分)
(2)中英两国海权思想的实践在19世纪产生了怎样截然不同的结果?试分析其原因。(16分)
参考答案:(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西欧国家海外扩张的时代;两次鸦片战争失败,面临统治危机。(4分)目的:争夺商业霸权;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清朝统治。(4分)
(2)英国确立起世界霸主的地位; 甲午战败,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4分)
原因:英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英国的海权思想先进适应了海洋时代的到来;(6分)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日益腐朽;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 李鸿章消极的海权思想。(6分)
本题解析:(1)对历史背景的分析首先要把事件放到特定的历史时期;依据材料一可以判断出英国海权思想的产生的大背景是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依据材料中的“那是一个商业的时代”可以看出,其目的是争夺商业霸权。材料二反映了李鸿章倡导筹划海防,依据所学这属于洋务运动的内容,故回答洋务运动的背景即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李鸿章筹划海防的目的是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封建统治。
(2)第一小问注意题目要求的是“19世纪”,故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中国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原因依据所学的英国19世纪成为世界霸主的政治经济因素回答,中国依据所学洋务运动及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孔子作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贡献最大的是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当仁不让与师”的学习态度
D.“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这是对古代教育发展的最大贡献。B、C、D只是教学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