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五)

时间:2019-06-21 03:13: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儒家思想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彻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则,可以使小人变成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有教无类”主要是孔子思想。C项主要是孟子思想。D项主要是荀子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建国后,科学技术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B.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
C.工人、农民的大力支持
D.美国的慷慨援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长期对中国实行封锁包围,不会对中国提供任何援助。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74年,前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段话反映了西欧国家
A.在国际关系中决心与美国绝裂
B.已经实现了经济政治一体化
C.开始放弃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
D.希望摆脱美国控制联合自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76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翻阅当时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 “德义楼”、“番茶馆”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说明西餐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B.近代中国广大城乡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
C.西餐逐渐受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上层居民的欢迎
D.西餐已取代中国饮食习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上海”“ 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
继开设”“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 ”等信息可知西餐逐渐受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上层居民的欢迎,故C
项正确;A项中“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题干只反映了大城市的情况,
没涉及乡村,故B项错误;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37年2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制订《五年建设计划》,强调要立即举办钢铁、机器、电力、电料、制酸、制碱、炼油、酒精等重工业和化学工业。这表明国民党
A.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
B.开始大规模的国家建设运动
C.为中国抗战提供了物质保证
D.致力于改善当时的国计民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关键信息“1937年2月”,这个时期是抗战前夕,ABD三项不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