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21 03:09: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②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③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④减缓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出现重大变化,知识经济兴起,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变为行动,世界人民更加团结,共同对付人类面临的问题。知识经济的特点有(  )?
①低失业率 ②低通货膨胀 ③低财政赤字 ④高增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知识经济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同学选取以下历史图片开展新中国外交史的研究性学习。该同学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确立
B.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并肩战斗
C.西方大国遏制中国的僵局被打破
D.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你能说出17世纪至19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历经哪几个主要发展阶段吗?它们各有哪些主要特点?请每个阶段试举一例。


参考答案:17—19世纪资产阶级文学经历了四个阶段;
(1)古典主义文学(17、18世纪);(1分)特点:艺术上继承文艺复兴的传统,思想上祟尚理性,注重创作的规范性,追求完美和谐形式,政治上拥护王权,力促国家和民族的统一。(2分)例如,法国英里哀的《伪君子》揭露了封建宗教的虚伪性。(1分)
(2)启蒙文学(18世纪);(1分)特点:着力刻画资产阶级的形象,表达资产阶级进一步摆脱封建羁绊,实现个性解放的愿望,鲜明地反映了18世纪欧洲的时代特征。(2分)例如,英国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冒险、开拓和进取精神。(1分)
(3)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1分)特点:追求新的理想,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文学风格上的特点是想像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2分)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1分)
(4)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起);(1分)特点:一方面对现实社会秩序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同时塑造和赞扬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形象,力求真实地表现社会现实生活和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另一方面,深入剖析和努力揭示形形式式的社会矛盾。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是代表作。(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资产阶级文学发展的分段划分和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作品的归纳能力,及分析其特点的能力。平时学习要学会将知识及时归纳整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此题考查关于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长久不衰的原因,这既要考虑儒家思想本身的发展完善,也要考虑统治者的态度及社会对儒家思想的倡导,分析各个小项,从孟子的政在得民,到董仲舒的“大一统”,再到程朱理学,无一不是根据当时统治者的需要不断发展完善,所以①②④都对,而③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南北朝时佛教广泛传播,排除③,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要理解题干主旨,全面考虑儒家思想长久不衰的原因,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