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1 03:04:28
1、判断题 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以此而论,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变为圣人的办法是(?)
A.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B.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C.使人的行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服从天子的统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侵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方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这种变化最先体现在?
A.旗袍的出现与改进
B.中山装的出现
C.开始有国人穿西服
D.列宁装的流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中国在过渡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成就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实行“一五”计划
D.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蒋梦麟在《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中回忆道:“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这主要反映出当时的宁波
A.百姓无所事事
B.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C.迷信活动盛行
D.纺织业是最大的工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很多人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一些妇女已经不再纺织,耕织分离反映了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故选B。A项是对材料的字面理解;C项断章取义;D项材料未体现。
点评:近代在列强的商品倾销下,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耕织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此外,此时中国出现的民族工业和洋务企业,也对自然经济起了瓦解的作用。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中国的洋务企业的作用和近代民族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这是考试的重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在同一个不愿意妥协和在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反映的最本质含义是?
A.英国的国际地位大大下降
B.中国的综合实力超过英国
C.国家实力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础
D.香港问题解决是中国外交的胜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