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1 03:04: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走了一些弯路,主要原因在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分析理解的能力。主要原因应从自身来考虑,选项中看哪个是内因,ABD都是外因,只有C项是内因,所以答案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90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见德国总理科尔,在讨论欧洲未来时说:把法国、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和希腊这样的国家绑在一辆战车上奔驰,其结果很可能是会拖垮它们,也会给你们带来难以想象的危机。材料说明撒切尔夫人
A.认为法德两国应 和英国共同主导欧洲的发展方向
B.认为欧洲一体化无论对大国还是对小国对不利
C.认为欧洲一体化不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
D.认为成员国之间的差距会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把法国、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和希腊这样的国家绑在一辆战车上……很可能……拖垮它们,也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危机”即可选出D项;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国家的利益和要求,故排除B、C两项;题目中未涉及英国的霸权主义,故排除A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法国大革命期间,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等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他们之间的斗争实质上是
A.共和派与民主派之间的斗争
B.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不同派别间的斗争
D.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干中所给定的三个政治派别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但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阶层。因此,他们之间的斗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斗争。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简述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时间、内容,一国两制的实践事例、意义。


参考答案:1、提出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1分
2、基本内容: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3分
实践事例:港、澳回归2分
3、意义:(1)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灵活运用,是战略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3分
(2)洗雪了百年国耻,开创了港、澳与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2分
(3)促进了我国的统一大业和世界和平。2分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不要漏点,本题要回答的问题共有四个:时间、内容,实践事例、意义。而且要注意是已经实践的事例。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对于我国加大西部教育发展论述正确的是(?)
①加大西部教育发展力度
②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设
③在西部80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国家出资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设,并在西部近200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