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6-21 03:02:1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全球化进入发展阶段,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其原因在于(?)


A.南北对话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B.美国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
C.南、北半球经济发展差距悬殊
D.宗教矛盾阻断东西方经济交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新一轮的资本输出,他们是全球化的最大获利者,全球化拉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使南北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从这个角度说目前的全球化就是发达国家的“半球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最初表现是( )
A.总理衙门的建立
B.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
C.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危机
D.《中法新约》的签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的表现。结合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思考:19世纪70年代,列强掀起侵略中国边疆的热潮,造成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打破了原来的“和好”局面。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最能体现明清时期带有向近代文明演进趋向的经济现象是(?)
A.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B.商业继续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
D.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向近代文明演进”,明清时期在经济方面向近代文明演进的现象是新的经济因素即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具体表现之一,故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仍然属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范畴
B.“三纲”、“五常”是宇宙万物奉行的准则
C.“理”推动人类社会道德规范的广泛传播
D.“理”使社会伦理化,伦理道德天理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特别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并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从表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
1840~1894年间投资民族资本的人数比例表

投资者
所占比例(%)
官僚地主
30.86
一般商人
18.52
手工作坊主
7. 41
华侨商人
7.41
?
A.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B.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投资者主要来自国内? D.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图表反映了民族资本家的来源和所占比例情况,从图表信息看,有官僚地主、商人、华侨等多种来源,而官僚地主所占比例最大,ACD 理解正确;民族资本家的来源和所占比例情况并不能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速,因此选B。
点评:解逆向选择题时,要注意方法的灵活使用,解法可以是直接逆向思维法,也可以用正向思维排除法,先排除正确的三项,选出剩下的一项,还可以采用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并用的肯定与否定结合法。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