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1 03:00: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王守仁指出“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下列主张与之相似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D.人非工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王守仁(王阳明)在题中材料所述“求理于吾心”、“知行合一”,即是强调理在心内、内在的修养,随时追求与保持善念、善心;与之相似的只能是B项(苏格拉底的思想);A项是普罗塔戈拉(普罗泰格拉)提出的,强调人的主观感受是判断万事万物的标准;C项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突出真理高于权威;D项是康德的思想,主张人之区别于工具,在于能用理性独立自主地思考和判断;ACD项与题干差异很大。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历史知识中,“事实”和“解释”并不相同。学习历史就要知道如何分辨两者的区别。以下的历史叙述中,属于“解释”的是?
A.西周建立后对新征服的地区实行封邦建国制
B.魏晋时期的分裂,是由地方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引起的
C.商鞅依据军功授爵,爵位为二十级
D.孔子整理古典文献,编订了《诗》《书》《礼》《易》《春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明代心学学者多有通过静坐的方式获得内心体验,以求达到自我与宇宙合一的境界,有人主张“须从静中养出个端倪来”,王阳明龙场悟道通过静坐后“忽大悟”。这一现象反映出
A.心学强调主体意识的自觉
B.静坐是心学致良知的根本途径
C.心学具有神秘主义的特征
D.心学突破了理学方法论的藩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心学的理解与认识。分析题干材料,依据“通过静坐的方式获得内心体验”可知A符合题意,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十七、十八世纪,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大转折和变化,其表现不包括
A.英国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
B.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D.欧洲思想领域出现了改造旧社会的政治构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是在19世纪中期。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49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所依赖。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不结盟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
D.求同存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结合材料分析,当时新中国对美国及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都坚持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的立场。A项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提出;B项是在1953年开始提出;D项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中提出,与材料意思不符。因此选C。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