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1 02:33:03
1、判断题 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B.两极格局解体?
C.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D.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美国学者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说:“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这一评论针对的是
A.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人道主义动机”即援助,“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即经济手段控制欧洲,“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即对苏联的冷战,所以评论针对的是马歇尔计划,C项正确;A、D项反映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与题意不符;B项是美苏冷战的产物,与题意不符;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9·11”事件后,美国布什政府将“9·11”恐怖袭击归结为是伊斯兰激进分子对美国代表的“自由民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仇恨;继阿富汗战争后,美国绕过联合国,又悍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企图将伊拉克改造成“民主样板”向中东其他国家推广。这说明
[? ]
A.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已经形成
B.“美式民主”可以有效化解伊斯兰激进分子的仇美情绪
C.霸权主义仍然是世界和平最主要的威胁
D.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进入21世纪后,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总趋势,但这种发展面临着挑战。请回答: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法西斯恐怖势力,到处侵略扩张,并最终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阿富汗官员2007年7月20日宣布,23名韩国公民在阿富汗被塔利班武装绑架,这是阿富汗战争后塔利班绑架外国人最多的一次。8月30日,最后一批韩国人质获得释放,韩国人质危机宣告结束。
材料三 巴基斯坦反对党领导人、人民党主席贝·布托2007年12月27日在拉瓦尔品第市举行的竞选集会上遭到袭击身亡。此次是件引发媒体普遍关注。有媒体指出,此次是件导致拔过局势混乱。
(1)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主义(恐怖组织)严重破坏和平与发展,请举例说明。(3分)
(2) 面对法西斯势利的侵略,西方大国采取了什么的对策?1942年前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有什么不同的特点?(3分)
(3)二战后,针对20世纪上半期的动荡,国际社会为促进和平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各举一列说明。(3分)
(4)结合材料试比较现代的恐怖势力与法西斯势力的异同。(6分)
参考答案:(1)德意入侵西班牙;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七七事等(3分)
(2)政策:绥靖政策(1分)
不同特点:1942年以前反法西斯战争是分散的,而1942年以后反法西斯国家结成反法西斯联盟,联合进行反法西斯斗争(2分)
(3)政治:联合国建立;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置等(2分)
经济:关贸总协定的签订,世贸组织(WTO)的建立等(1分)
(4)相同点:都是反人类反文明的反动组织;都采用暴力手段进行反人类活动(2分)
不同点:
①法西斯组织是公开的反人类组织,而现在的恐怖组织都是秘密的组织。(2分)
②法西斯组织采取的是对内独裁,对外侵略的方式进行反人类的活动,而现在的恐怖组织往往采取暗杀性爆炸手段进行反人类活动。(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集中反映了?(?)
A.苏共党内尖锐矛盾
B.苏联境内各民族间的矛盾
C.各加盟共和国与中央的矛盾
D.苏联复杂的阶级矛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八一九事件,是当时苏联政府的一些官员企图废除总统戈尔巴乔夫并取得对苏联的控制,政变领导人是苏联共产党强硬成员。由此可以看出,其中并不涉及B.苏联境内各民族间的矛盾C.各加盟共和国与中央的矛盾? D.苏联复杂的阶级矛盾。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对于八一九事件的认识。又称“苏联政变”、“八月政变”,是指1991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在苏联发生的一次政变,当时苏联政府的一些官员企图废除总统戈尔巴乔夫并取得对苏联的控制,政变领导人是苏联共产党强硬成员。他们相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计划太过分,并认为他正商议签订的新联盟条约过于分散权力给与众共和国。虽然此次政变在短短三天内便瓦解,并且戈尔巴乔夫恢复权力,此事件粉碎了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可至少在一较松散体制下维持一体的希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