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21 02:29: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02年以来外资流入中国放缓,但中国对外投资却快速增长。“资金和搭载在资金上很多的要素,开始真正的双向流动”。与上述现象的出现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经济建设取得成就
B.对外开放深入发展
C.国际金融体系建立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属于中等题。解题关键是要理解材料所体现的是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交流,中国出现了“引进来”“走出去”真正的双向流动。与ABD直接有关系的,而国际金融体系是在1944年建立的,二者没有必要的联系,所以排除C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文革”结束后开展思想解放运动的必要性是
A.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B.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D.全面否定“文化大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革”后开展思想解放运动的原因。A项是思想解放运动的意义;B项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项是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故C项符合题意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因为这一论断
A.借鉴了苏联的经验
B.反映了剥削阶级在我国已经被基本消灭的客观实际
C.明确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D.强调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正确的理论必须是客观实际的真正反映,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表为1978—2006年中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管理形式比重变化情况,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广大人民的愿望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图表数据中可明显看出1978—2006年中国社会商品价格国家定价商品比重急剧下降,而商品的市场调节价格快速上升,它已占据了中国商品价格的主导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尤其是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点评: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模式转而发展商品经济,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述,才使人们对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发展所独有的经济手段,市场经济并不直接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相关联这一命题有了准确的认识,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正式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改革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
C.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的认识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