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1 02:27:52
1、判断题 有人认为“1861年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的压迫剥削更重了”,其主要原因是
A.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B.付出高额赎金
C.对封建地主的义务加重了
D.要继续遭受地主的剥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理解。由“1861年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的压迫剥削更重了”,其主要原因是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以下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你从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
A.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
B.农奴制改革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C.俄国逐步实现了现代化
D.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俄国奴隶制改革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主要反映了俄国工业的发展。C项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世纪40年代,俄国机器工厂首先出现于( )
A.棉纺织业
B.交通运输业
C.冶金业
D.采煤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结合教材内容,不难看出俄国机器工厂首先出现于棉纺织业。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恩格斯说:“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于是,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克里米亚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十月革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回答本题首先需明确“农民解放”指俄国进行的1861 年农奴制改革。结合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可知这场战争指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成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导火索,推动了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A。
点评:克里米亚战争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运动;同时也震撼了贵族地主的统治,使俄国统治者从政治昏睡中清醒过来,客观上加速了改革的步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酝酿的特点是( )
A.先秘密后公开
B.借助舆论减轻压力
C.缓慢而谨慎
D.由贵族地主提出改革方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A、B、D三项都是改革酝酿的方式和具体办法,能够体现出改革酝酿缓慢而谨慎的特点,所以答案选C。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 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