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6-21 02:26:1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该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互助合作运动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的“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



2、判断题  2010年4月25日,从美国首都华盛顿传来消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010年联合春季会议通过的投票权改革方案中,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整体投票权提高3.13个百分点,由原先的44.06%提高到47.19%。其中,中国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说明了
A.大国操纵世界银行的局面得到彻底改观
B.会员国缴纳股金的份额与投票权开始脱钩
C.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D.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3、判断题  下列属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③生产技术的进步 ④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判断题  2009年美国国家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对话时指出:“上海在中美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在37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篇章。”之所以对《上海公报》给予高度评价是基于?(?)
A.美国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B.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实行“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
C.美国政府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揭开了中美关系新篇章
D.美国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维护了亚太地区稳定



5、判断题  梁启超指出:“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下列各项符合儒家思想主张的是
A.“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
B.“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C.“民道弊而所重易也,世事变而行道异也。”
D.“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