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孙中山》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6-21 02:24: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章太炎,名炳麟,清末民初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曾与孙中山携手革命,为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的重要领袖之一。 ?
材料一?“夫排满洲即排强种矣,排清主即排强权矣。”
——章太炎《定复仇之是非》
材料二?“改制同族,谓之革命;驱逐异族,谓之光复。今中国亡于逆胡,所当谋者,光复也,非革命云尔。
——章太炎《革命军》序
材料三?“余尝谓中国共和,造端与法、美有异。始志专欲驱除满洲,又念时无雄略之士,则未有能削平宇内者。......故逆定共和政体以调剂之,使有功者得更迭处位,非曰共和为政治极轨也。调剂敷衍,所谓以相忍为国,起因既尔,终后即顺其涂经,庶免败绩覆驾之祸。”
——太炎先生自定年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章太炎和孙中山的民族革命思想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简要评价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 ]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发动人民群众”



3、判断题  以下哪一项经济主张是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相适应的( ? )


A.推动生产的机械化
B.鼓励恢复传统手工业
C.引进国外优势产业填补国内空白
D.保障外国资本在印度的合法权利



4、判断题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 )?
①实现国共合作?
②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确定“三大政策”?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与我,仿效西方亦后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匣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期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回答问题:
(1)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材料一相比,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材料一至四,并运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对孙中山作一最简要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