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1 02:23:16
1、判断题 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四大国的历史文献:(16分)
材料一:“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帝国议会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4分)
(2)以上材料反映出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2分)
(3)对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三和材料四规定有什么不同点?(4分)
(4)结合当时两国政治形势,探究形成材料二和材料四两国民主政治各自特点的主要原因?(4分)
(5)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特征?(2分)
2、判断题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没有形成国内市场
B.民族资本主义未能充分发展
C.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
D.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3、判断题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20世纪五十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对社会主义认识不足
4、判断题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 )。
A.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
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D.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
5、判断题 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修筑长城
B.地方设县
C.使用圆形方孔钱
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