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1 02:19:49
1、选择题 鸦片战争后的对外“开放”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开放,其本质区别在于
A.开放的对象
B.开放的方式
C.开放的前提
D.开放的区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后的对外开放是在西方列强的武力威逼下被迫开放的。而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是在中国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实行的。两者开放的重点对象都是西方国家;方式也是一样的,即允许西方国家在中国投资等;开放的区域也是以东部地区为主。故正确答案为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四个选项都体现了农业政策。A项在一定程度存在弊端,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项是实现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发展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材料不符。D虽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农业政策,给农民一定的实惠,但是不如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更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选C。
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点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在保障土地公有的前提下,把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土地的所有权并未发生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起来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57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期间,农业基本实现合作化是在
A.1953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历程。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农业合作化;1954年初,农村掀起大办农业社的热潮;1955年底,农业合作化基本实现;1956年底,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故正确答案为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表反映了?
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D.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典型的数据表格解读题,从题中可知,1984年以来,“国家投资”、“国内贷款”这两个计划性较强的数据基本呈下降趋势,“利用外资”、“自筹及其他”这两个市场导向极强的数据基本呈上升趋势,也即表格中数据主要反映了C项。A项主要是从1992年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以来;B项主要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D项是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这一格局,这三项在本题材料中都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