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1 02:18: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 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韩非中央集权思想
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孔子仁者爱人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虚静以统天下”就是希望君主无为而治,A正确。韩非子的中央集权思想强调权力的高度集中与“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相矛盾,B错误。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和墨子兼爱思想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877年第一条电报线的架设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这条线路设在
A.广东
B.北京
C.上海
D.台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如今肯德基的形象已经在中国有了根本改变,不健康的油炸食品只剩下香辣鸡翅等极少数产品,取而代之的是多种烹饪方式的产品,为了迎合中国人爱吃蔬菜以及爱喝汤的习惯,各种蔬菜沙拉、蔬菜鲜汤推陈出新。这些现象表明
A.全球化促进多种文化的交流
B.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
C.外来文化开始向本土化发展
D.世界各地民族文化趋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肯德基产品的变化表明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只有适应当地的情况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全球化客观上促使多种文化出现了交融的趋势。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重大史实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礼,以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B正确;唐胥铁路开通于19世纪80年代,A错误;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C错误;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发表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D错误。
点评:该题考查内容非常广泛:新文化运动的勃兴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报刊业的繁荣、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社会习俗的变化等。准确识记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是解题的钥匙。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60年1月28日,中缅两国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中缅边界条约是新中国与亚洲邻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树立了良好范例。这表明 (?)?
A.中国开始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中国开始重视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
C.中国与邻为善,首次打开了与亚洲国家友好交往的大门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干材料强调中缅两国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及边界条约的签订,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D。此前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并取得了一些成果,选项A、B、C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