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9:43:07
1、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下列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后者对前者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B.前者是后者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C.后者在世界各地之间发展不平衡是前者产生的原因
D.前者有利于形成多极世界,后者不利于形成多极世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了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联系相关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开始于新航路开辟之后,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加速发展,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之下于20世纪50、6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因此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背景和前提,而经济区域集团化既有深化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当然也存在各区域之间相互排挤而不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面,因此A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而B C D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实际,故答案选A项。
点评: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对于二者的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①二者的具体表现;②两者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③两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此项内容的考查难度角度不易理解,应该特别予以关注;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此趋势中的地位和应对策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福新面粉厂,到1921年,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已达到12家,荣氏兄弟成为著名的“面粉大王”。关于荣氏面粉厂这一时期迅速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日本等列强忙于战争而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C.民国政府的鼓励和倡导
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错误,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一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但是日本却在一战期间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故选A。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民国政府的鼓励和倡导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都是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进入黄金时期的重要原因。因此BCD项正确。
点评:进入20世纪后,民族工业有两个快速发展阶段,一个是一战期间,主要是1912年到1919年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另一个是1927年之后的10年,国民政府推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经济建设得到快速发展阶段。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以下是某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道、儒、墨、法四家的评价。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①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义:平等、互利、博爱
②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
③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④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
A.①道家 ②儒家 ③墨家 ④法家
B.①儒家 ②道家 ③法家 ④墨家
C.①墨家 ②道家 ③法家 ④墨家
D.①法家 ②墨家 ③儒家 ④道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①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义:平等、互利、博爱,与墨家的兼爱等思想相符;②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与道家的人生态度相符;③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法家关注国家建设,故属于法家学说;④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与儒家提倡的“仁”相符,属于儒家,故此题应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前后颁行过四部宪法,其中有一部宪法里明确承认“个体劳动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该宪法是
A.“54宪法”
B.“75宪法”
C.“78宪法”
D.“82宪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资本家所有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现了当时的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变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依据所学知识,这反映的事件为三大改造,体现在宪法里应是54宪法。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4分)历史演进过程中,曾涌现出许多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1)和谐社会,是古人的向往,也是今人的追求。古今中外的许多先哲都视“和”为重要的价值理念。简述孔子和柏拉图在建立“和谐有序”社会方面的各自主张,(4分)简要评价这些主张。(2分)
(2)某中学历史课外小组在论及秦始皇时产生了争议:一部分同学认为,秦始皇很懂军事,他凭自己的雄才大略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他会平天下;但他不懂得政治,导致秦朝短命速亡,他不会治天下。而另一部分同学认为,以上观点太片面。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自己的理由。(3分)
(3)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拿破仑对法国及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传奇式人物和一个时代的象征。简述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3分)
(4)如果你准备写一篇有关上述中外历史人物的研究性学习材料,可以参考的资料主要有哪些类型?(任意举出两种即可)(2分)
参考答案:(1)主张:孔子:提出"仁"、"礼"、"中庸"的主张,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2分)
柏拉图:提出理想国的主张,认为"哲学王"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主张社会要有明确分工;不同的人要备具其德;
各守其位;强调人治。(2分)
评价: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对后世都产生重要影响。? (2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同意第一种观点。因为:春秋战国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秦王赢政通过兼并战争,灭掉六国,完成国家统一,显示了他的雄才大略,所以他会平天下。但他完成统一后施行暴政,致使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战争,秦朝短命而亡,所以他不懂政治,不会治天下。(3分)
同意第二种观点。因为:当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秦始皇确有雄才大略,但这不是国家统一的决定性因素。秦统一后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一套完整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政治方面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他的过失在于残暴苛政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最终使秦朝短命速亡。(3分)
(不管同意哪种观点,只要有理有据即可得分。)
(3)拿破仑多次平定王党叛乱和打败反法联盟军的入侵,捍卫和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将大革命的思想散播到欧洲各地。(2分)他编纂的《法国民法典》,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制订的第一部民法典,对欧美各国民法典的制定产生重要影响。(1分)
(4)个人传记、相关专著、历史遗迹、历史文物等。(答对2点,即给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