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04 09:36: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问答题(24分)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完善和加强,反映出封建专制统治加强的轨迹。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请回答: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和本质是什么?(2分)
(2)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怎样?(4分)
(3)你如何评价这一制度的进步作用和消极影响?(8分)
(4)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方面各有何突出特点?(4分)
(5)概括指出上述特点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4分)
(6)上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参考答案:(1)核心:皇权至上和地方服从中央。本质:专制政治(或君主专制制度)。
(2)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发展趋势:相权逐步削弱并最终废除,皇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3)进步作用:在明清之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具有进步性,表现在:①适应了农业社会发展的要求,(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救灾行动。)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一与社会安定。②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③有利于民族融合。
消极作用:明清时期 (封建社会后期)起,消极作作日益显著:①助长了官场唯上是从、因循守旧之风和官僚作风。②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加重了人民负担。③助长了官僚作风和贪污腐化之风。④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压抑了人们的创造性,妨碍了科学的发展与社会进步。⑤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在明清时期,我国社会发展迅速落后于西方国家。
(4)唐太宗实行三省六部制,分相权为三,互相牵制;宋太祖从兵权人手,削弱地方权力;明太祖废丞相,亲自掌管六部,君权极端加强。
(5)唐朝:形成了严密的中央集权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宋朝:铲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但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明朝: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全面走向腐朽。
(6)趋势:由盛而衰。


本题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高考的一个重点。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本史实情况及综合概括、总结规律的能力,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大学生就业可以反映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以下属于1950年代后期大学生就业情形的是
A.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B.听党指挥,服从分配
C.上山下乡,扎根农村
D.考研出国,自主创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上山下乡运动发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不符合时间要求。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考研出国,自主创业是现代中国的就业选择。听党指挥,服从分配是新中国初期的就业政策。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材料三:E=mC2?
请回答:①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重大发明及理论分别是由谁发明和发现的?(6分)
②材料一、二、三反映人类利用的能源各是什么?请分别列举以这些能源为动力的发明创造有哪些?(6分)
③材料三这一理论带来的重大发明在历史上产生过什么重大影响和灾难?从中你有何启示?(6分)


参考答案:①瓦特、法拉第、爱因斯坦。(6分)
②煤炭,蒸汽火车等;电力,电灯等;核能、核能发电站等。(6分)
③二战时期美国根据这一理论制造了原子弹,并投在日本的广岛长崎,一方面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另一方面给贫民带来了重大伤亡。启示:反对使用核武器,和平利用核能为人类服务。(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据统计,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00倍。即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商品出口值也增长了15倍多,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而且,世界贸易实际价值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长6%左右)超过了同期世界实际GDP增长的速度(年平均增长3.8%左右)。不属于上述时期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是(?)
A.世界贸易自由化体系推动
B.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
C.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
D.货物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居主导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战后的1947年成立了关贸总协定,致力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推动了贸易的发展,因此A正确;B项正确,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也推动了贸易的发展;C项正确,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和贸易额的增加。D项错误,实物交易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
点评:战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关贸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增长。全球贸易的增长是全球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材料中涉及到的原因之外,新式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的发展以及两极格局的结束等都是重要的推动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61年,由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在其创刊号上发布启事:“开店铺者,每以货物不销,费用多金刷印招贴,一经风雨吹残,或被闲人扯坏,即属无用……似不如叙明大略,印人此报,所费固属无多,传阅更觉周密。”这说明外资报刊促进了中国
A.商品市场扩大
B.经济结构转型
C.商业广告创制
D.推销技术革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某一时期的报刊反应特定社会的变迁,《上海新报》在其创刊号上发布的启事,反应了推销技术的革新。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