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04 09:36: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12年1月11日,《民立报》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一字之差,表明(?)
①中华民国提倡女权?②提倡男女平等?③提倡女子积极参加国家建设?④性别歧视消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移风易俗法后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而④说法太绝对。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右图反映的是

A.西汉异彩纷呈的丝织业生产盛况
B.唐朝“市”的繁荣情景
C.北宋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D.明清时期晋商兴办起经营汇兑的票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北宋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主要是服务于工业化的目标。“一五”计划期间在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所以D排除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和和平赎买,逐步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与材料无关,排除掉A。三年困难时期是指从 1959年至1961年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其中将无法完成的一个选题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 《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大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创立者;B项西周时期,周武王大规模推行分封制;C项隋唐时期开创的三省六部制为历朝基本沿袭,影响深远;A、B、C项均正确。明太祖时废除宰相制度,并诏令以后不得再设丞相。清朝设军机处,但不可能出现丞相一职。故选D。
点评: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自秦始皇设立丞相一职,皇权与相权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历代统治者都采取措施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至明太祖时废除丞相,宰相制度宣告终结。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诗经·大雅·大明》

材料二:上图是西周的青铜利簋,高28厘米,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临潼县零口,现在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件利簋的内底就镌刻着周武王在讨伐商纣王之前占卦问神的铭文,共32字。
材料三:武王克商是“上古三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由于史料记载不甚清晰,武王克商的年代长期不能确定。两千多年来,中外学者根据各自对文献和西周历法的理解,形成了数十种看法,最早的克商之年为公元前1130年,最晚的为公元前1018年,……近年来,专家们对周人的都城进行考古研究,确定克商之年应在公元前1050年至公元前1020年之间,前后差距缩短至30年。专家们又通过现代天文学方法回推克商时关于天象的记载,得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1027年三个克商年的方案。其^91考试网元前1046年与文献、金文历谱等记载大致符合,因此被认定为首推的武王克商之年。
——《教材》
(1)属于文字史料的是材料_______,属于实物史料的是材料_______。(2分)
(2)上述三则材料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材料__________________。(1分)
(3)史学家王国维把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起来研究的研究历史方法命名为________。(1分)
(4)在通过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都无法对相关史实获得确凿年代的情况下,还可运用哪些新的研究方法取得突破?(1分)


参考答案:(1)一;二(2分)
(2)二(1分)
(3)历史二重证据法(1分)
(4)对有关的天文现象和历法记录,通过现代天文学给予计算从而推定其年代;进行必要的发掘,获取样品后进行碳14测年等方法。(1分)


本题解析:(1)(2)(3)三项共同反映的史料的价值与史学研究的关系,结合所学不难直接回答出材料一属文字史料,材料二属实物史料,当然实物史料的价值高于文字材料,尤其是考古发掘出的史料价值最高,王国维把史学研究与考古发掘结合起来的方法称为历史二重证据法。(4)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当今的历史研究中也大量吸取和运用了科技成果,如对有关的天文现象和历法记录,通过现代天文学给予计算从而推定其年代;进行必要的发掘,获取样品后进行碳14测年等方法。
点评:近年来高考对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考查较多,集中表现在史料价值,史论,史观等方面,尤其是对史料价值的考查形式多样,如史料的分类与史料价值的高低问题,史料与史论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的问题等等,这既体现了历史学的考查形式日益贴近生活,也凸显了历史学的社会功能,此后对此的考查还将持续深化,希望对此予以高度关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