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04 09:33: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为2004年墨西哥主要进口贸易伙伴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是墨西哥最主要的双边贸易伙伴
B.美墨加强合作促使双边贸易大幅增长
C.巴西加入北美区域集团加强对墨贸易
D.墨西哥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迅速



2、判断题  “不折腾”成为当今时代的流行语。下列史实中,属于“折腾”的是?(?)
A.红军的战略转移
B.三大改造
C.成立革命委员会
D.一国两



3、判断题  下面对下图喻义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武昌起义后,袁世凯疯狂镇压革命党人
B.袁世凯上后台,独裁专制,镇压革命
C.袁世凯为了当皇帝,对革命人士进行大屠杀
D.袁世凯以武力镇压了二次革命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937年7月22日,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提出了东部工业西迁的构想。……8月11日,上海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成立。……9月下旬,新成立的军事委员会工厂调整委员会取代上海迁移监督委员会,全面负责沿海工矿业的内迁工作。27日,工矿调整委员会讨论确定了通过工厂迁移原则,将迁移工厂分为军需工厂和普通工厂两类,规定:“军需工厂系指国防上必需该厂之助,由政府令其迁移,……此等工厂之迁移得由政府按其个别情形酌予补助”, “普通工厂为指定军需工厂以外之工厂。凡愿迁移,呈经政府核准者,得予以免税、免验、减免运费、便利运输或征收地亩等之援助。惟因财政所限,不补助迁移费。”
由于战局发展,工矿内迁工作到1940年底基本完成。据行政院报告,经国民政府协助而内迁的厂矿共达448家,技术人员有12080人,机器材料70900吨。其中属于国防工业范围的厂家达60%以上。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1937年后方只有工厂63家,1938年增至219家,1940年为571家,1941年达到1138家。……后方工业中属于重工业的工厂占工厂总数35%左右,以资本计约占50%左右,改变了战前轻工业优势的状况。在工业布局上,重庆是最大的工业中心,加之四川其他地区,占厂数的45%以上、资金的53%。其余工业分布于湘、桂、陕、甘、黔、滇等省的主要城市。这样就使战前工业布局严重不合理的状况有所改变。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矿调整委员会通过工厂迁移原则的历史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国民政府在沿海工矿企业西迁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沿海工矿企业西迁的积极意义。(6分)



5、判断题  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的创造者”,主要是因为他
A.对自然界的探讨和解释
B.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