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9:26:12
1、判断题 儒学以“六经”为基本文献,下列经典不在“六经”之列的是(?)
A.《诗》
B.《书》
C.《论语》
D.《春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使希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哲学家,其最有价值的论断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人不是他人的工具
D.求知是人的本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格拉底的理论,其中知识即美德使希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所以B正确,CD错误A是普罗塔格拉的观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政治与文化国际化、信息一体化等更使得这些新霸权迅速在世界各国传导,对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杨仕辉《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新霸权》
材料二?中国一些学者把郑和下西洋,甚至张骞、班超通西域都列入全球化进程。美国某学者也认为,“中国与欧洲的丝绸之路是早期的全球化”。
——吴延春《经济全球划不是坏事》
回答: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末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材料二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12分)
参考答案:原因: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6分)
不。首先从根本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其次,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尚未形成全球性的统一市场,所以张骞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郑和下西洋不能看作经济全球化的早期经历。(6分)
本题解析:第一问结合课本知识容易回答;第二问考查经济全球化概念理解。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尼克松在其对外政策报告中说:“中国人是一个博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对他这番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美国继续推行孤立中国外交政策
B.美国改变了对社会主义中国看法
C.主张建立和平相处的国际关系
D.不得不承认新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可用排除法。A项可直接排除;B项是错误的表述,美国是不会改变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看法的;C项从美国来说是不会有如此政策;所以这句话的目的只是维护其国家利益而实行的一种策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简述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老子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在他看来,“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2)老子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他主张只要能“守静”,就可以“以弱胜强”。
(3)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本题解析:老子的思想主要包括:对世界本原的认识,辩证法思想和“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三个大的方面。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