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9:25:04
1、判断题 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他创造的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主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开放题)
⑴“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请依据材料概括孔子的思想观点。
⑵朱熹发展了儒家思想,他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动,无所适而不在。……存天理,灭人欲”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宋代儒家新发展的表现及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⑶1973年,罗伯斯庇尔指出:“自由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在下述言之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罗伯斯庇尔引用孔子格言的意图是什么?
⑷9月8日是孔子诞辰日。1914年,袁世凯在这天演出了民国以来第一次祭孔朝圣的大丑剧;2005年9月28日,全国许多地方和海外的华人举行了纪念孔子诞辰的活动。你认为这两种“纪念”活动的根本目的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⑴提出“仁”的学说,提倡为政以德。
⑵发展表现:提出了三纲五常和“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把儒家发展为理学。消极影响:压制、扼杀人的个性,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维护专制统治。
⑶反对特权,维护人权。
⑷不同:袁世凯祭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复辟帝制进行舆论准备;今天纪念孔子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分析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3)要注意分析材料,抓住关键词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4)要注意从目的和时代背景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如下图,这是一部反映我国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的电影的海报,对高考制度的恢复,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标志着十年动乱的结束
B.宣告了改革开放的开始
C.体现了社会公正的重建
D.意味着拨乱反正的完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十年动乱的结束的标志是1976年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的开始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拨乱反正的完成是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后。A、B、D均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曾说:“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指的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贾思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数额快速增长,导致通货急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故正确答案为 C。A项材料无法体现;B项时间不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1927年到1936年。D项说法明显错误。
点评:国民政府时期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内战,大肆滥发纸币,造成了严重的贬值,对民族经济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十年建设运动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新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变化折射时代变迁。以下体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女性婚恋观新变化的是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首选工人老大哥
C.贫下中农,几代红
D.嫁人要嫁富二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A项说法属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女性婚恋观,排除;C项是主要在60年代,排除;D项主要在改革开放后,当今社会比较多,排除;故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