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9:23:22
1、判断题 布林克利博士在《美国史》一书中说:“1932年6月,东北部几所名牌大学的2万名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连百货公司电梯工的工作也要学士学位。阿肯色州一个人为找工作步行900英里。华盛顿州有一个人放火烧林,为了要别人雇他当救火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上台后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 )。
A.实行社会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
C.调整工业政策
D.强化社会保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1932年的美国人很难找到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上台后兴办公共工程,提供劳动就业机会,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支付劳务费用金额超过国民生产总值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A.加强了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B.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C.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从材料看,美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即加强了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故A 项正确。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8世纪初一位荷兰医生写了一本《蜜蜂的预言》,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这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他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对手打败而逃散。后来学者根据这则寓言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下列关于这一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千预
B.主张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C.竭力鼓励出口,控制商品进口
D.主张政府对经济实行保护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信息及知识的运用能力,材料“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这个蜂群兴旺发达”反映了浪费使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对手打败而逃散”反映了节俭导致蜂群凋敝,即鼓励人民消费,刺激消费呵呵增加需求对经济发展的经济作用,强调了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今天,只要掌握某公司3%—5%的股票,就能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股票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
B.反映了资本社会化趋势
C.企业的决定权开始掌握在工人的手中
D.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二战后随着股票的分散化,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的情况基本已经不存在,企业的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普通公民都是资本家,这种现象在发达国家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但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因此C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点评:本考点人民和人教两种版本教材选取的史实、陈述的内容差别较大,命题借助材料考查是一条必选之路。美国史要关注几个点:战后美国经济的“黄金时期”、经济滞胀、克林顿时期美国的“新经济”。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新变化要考虑到命题人可能围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和“新经济”的出现组织材料出题。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二战后,西方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B.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D.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过高的社会福利制度会挫伤人们工作的积极性,D项说法错误,A B C三项关于福利制度的表述正确符合史实,答案选D。
点评:二战结束后,有人把“福利国家”看做是“社会主义”的同义语。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也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所以不能同社会主义相提并论。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