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04 09:19: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总分18分)
材料一?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以联合国名义,出兵攻打朝鲜。假设当时有四个不同国籍的人在谈论这件事:
甲:二战后我们的经济情况和国际形势,使我们必需完全跟随美国。我们需要美元帮助我们摆脱经济困境,我们支持美国的行动。但我们欧洲需要联合,否则我们可能成为下一个朝鲜!
乙:我们已被美国占领,只能任其摆布;我们军队已被解散,美国会把我们作为战争的后方,当然,这也会刺激我们的经济复苏。
丙:保家卫国是我们神圣的职责,我们要援助朝鲜,让美国看看我们的实力,别想着欺负我们。
丁:我要拿起武器,同侵略我们的美帝国主义决以死战,来保护我们的父母妻儿。
材料二?二战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必须现在联合起来建立一个新力量。……一旦世界舞台中的分歧发展成为紧张局势时,为了维护和平,我们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阿登纳回忆录》
材料三?过去西欧发展经济的许多重要原料和市场都从殖民地获取。战后,殖民地先后独立,这些渠道大大缩小或被堵塞,这使西欧各国认识到国家壁垒需要打破。?
材料四?欧洲人普遍认为,欧洲原本是一个统一整体,各国文明皆发端于古希腊罗马文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统一的欧洲才分崩离析,兵连祸结。他们一直都在谋求重建一个欧洲大帝国,实现宗教、文化、政治和经济等领域的全面统一。“统一”是大多数欧洲人的共同信念和愿望,他们称之为“欧洲梦”,并确信夙愿能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判断甲乙丙丁四个人哪一个是法国人,哪一个是日本人,哪一个是朝鲜人,哪一个是中国人?(8分)
(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二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分)
(3)请结合材料二、三、四,说明二战后,西欧通过什么方式应对当时的国际关系(2分),采用此方式的原因是什么。(6分)



2、判断题  美国学者罗宾认为政治恐惧会使我们树立某种特定政治观念的价值。比如说对内战的恐惧,会期望产生对法制的尊重;对极权主义的恐惧,会期望迎来对自由民主的推崇。按照这一说法,下列事件基于对冷战的恐惧的是?
A.《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B.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
C.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的建立
D.日本《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的通过



3、判断题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全人类共同的敌人——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成立
D.华约成立



4、判断题  2013年,世界风云跌宕起伏,潮起潮落。中东动荡余波难平,涟漪四起,冲击叠重的暗礁;日本右翼势力在领土问题上不断逞强,与邻国关系紧张;新兴经济体牵手共融、矢志锐改,酿就破浪之势……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
A.世界面临着新的战争的威胁
B.国际恐怖主义是世界动荡的主因
C.南北差距扩大趋势有增无减
D.国际局势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5、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2012年12月10号,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布《全球趋势2030:可能的世界》,报告认为,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国家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主要是逆转自1750年以来西方的历史性崛起,重新恢复亚洲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量。”中国可能会在2030年之前就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全球经济健康将日益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表现相联。国家之间的合作也将更为紧密,中美两国尤其如此。届时将不再有霸权国家。
报告同时指出,随着中产阶层的增长,对汽车等消费品的需求将急剧上升,如果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全球对于资源的争夺将非常激烈,特别是在中东和非洲地区。如果问题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全球经济崩溃。
评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表述条理清楚,史论结合。)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