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9-06-04 09:14: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有关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B.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
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D.成为北宋起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宋明理学是在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背景下出现的,是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理学主张人们遵从儒家伦理道德,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因此ABC都正确。宋明理学明代成为官方哲学。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宋明理学出现的背景、哲学派别和宋明理学的影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儒学发展的历程等也要把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朱熹批评《资治通鉴》时说:“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潜称王而不正名。汉丞相(诸葛)亮出师讨贼而反书‘入寇’。此类非一,殊不可晓。”下列选项与上文观点一致的是
A.“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
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天下为主,君为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朱熹批评《资治通鉴》存在的缺憾之一就是前后缺乏统一的标准,也就是没有以天理的教条,对历史进行褒贬评论,故选A。B项讲的是读书时应有怀疑态度,与题意不符;C项属于心学的观点,心学认为“天理”在心中,“心即理也”,不承认外在的“理”,故排除;D项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的观点,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的沃土中,以下不是五项原则的思想渊源的是
A.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B.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D.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53,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主要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A项“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意思是:依靠武力假借仁义的,可以称霸,称霸必有大国为基础;依靠道德施行仁义的,可以称王,称王不必有大国做基础;B项“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意思是: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C项“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的是: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D项“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是说秦始皇施用严刑酷法,臣民不敢进谏。A、B、C项都体现了“仁义”、“和谐”的思想。故选D。
点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它的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国际上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1958年《人民日报》的社论号召搜集民歌,这属于政治事件,接着全国各地掀起搜集民歌的热潮,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到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的问题,排除A、B;搜集诗歌不是文学创作,排除D项;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仔细观察下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A.政治选举是民主党和共和党激烈争夺的战场
B.美国实行政党政治,保守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
C.美国的两党联合执政
D.美国对文官制度进行了改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美国的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政治生活中,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B、C两项明显错误,D项不能从图中得出。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