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04 09:13: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9年8月20日腾讯新闻频道发起“网友票选建国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的活动,在60件大事中投票结果如下(局部),从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新中国外交成就得到网友们普遍关注
B.网友们肯定“两弹一星”对反美反苏的作用
C.网友们对科技、历史文化都饶有兴趣
D.对开国元勋、拨乱反正网友们印象深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能力。表格中7项占总票数的95%以上,而中美、中日关系占了45%,A 项正确;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与打破核垄断有关,所以B项错误;从网友投票数可以判断C、D两项正确。
点评:从投票的结果来看,网友们对我国建国60年来的成就关注最多的是中国的外交和中国的科技方面的成就。在外交上70年代成就明显: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缓和化和最终建交;中日邦交关系正常化等引人注目;科技上两弹一星等科技成就奠定了中国大国的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元朝时期,民族融合最突出的成就是
A.各族人民杂居相处
B.黄河流域各族融合为汉人
C.开始形成新民族回族
D.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身为少数民族的蒙古族,在统一中国后,虽然实行优待少数民族的政策,把各民族分为蒙古人、色目人(西域各族和西夏人)、汉人(北方的汉人和契丹人、女真人)、南人(江南的汉人和南方各族人)四个等级,但同时亦鼓励各民族杂居共处,从而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融合。在元代民族融合的进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回族的形成,回族作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在元朝时出现在历史的舞台。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洋务运动的刺激和影响下19世纪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三十年洋务运动的破产,“器物”变革的梦想破灭,民族资产阶级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提出了“制度”变革的主张,答案选B,A是这样现象产生的重要时代背景或原因但非决定因素, C项发生在1905年三民主义产生之后, D项发生在五四运动之时。
点评: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高考中的必考点,也是难点。有关民族资本主义的考查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①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②民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④民族资本主义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某高中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现摘录其中的部分探究主题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共26分)
探究主题一?追溯源头:古代中西方文明的对比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探究主题二?分道扬镳:东西方的启蒙思想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主、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他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孔子和苏格拉底在重建社会秩序方面有何共同主张?各自的背景是什么?(6分)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原因是什么?黄宗羲与卢梭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8分)
(3)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在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在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8分)
(4)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结论?(4分)


参考答案:(1)共同:重视伦理道德。(2分)
背景:孔子: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2分)
苏格拉底: 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2分)
(2)原因: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封建文化专制严酷。(6分)
共同之处: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分)
(3)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黄宗羲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4分)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孟德斯鸠等资产阶级思想家以科学为指导,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法国启蒙思想家倡导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与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4分)
(4)结论: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等。(只要言之有理,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2013年恰逢辛亥革命102周年和中共建党92周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灾难深重的中国出现了众多救亡图存的杰出人物和几股根子在西方又结合了中国国情的救国思潮。其中,凝聚了人类历史智慧的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因为共产党纲领的许多原则与三民主义基本一致,毛泽东称之为新民主主义。这个时期共产党进行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其实是改造过的三民主义革命。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都不是对立的,而是朋友和同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分别说明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对中国产生的巨大的深远影响。(8分)
(2)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都不是对立的,而是朋友和同志。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7分)


参考答案:(1)影响:①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在它的指导下,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后来又发动一系列革命,如二次革命、护国、护法运动等,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4分)
②共产主义:毛泽东、邓小平等把它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起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且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它们的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振兴道路。(4分)
(2)理解: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3分)两者的一致性具体表现:
①革命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②两者的革命对象、任务相同:两者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③两者都是中国人民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政治纲领,都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产物。(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主要是要回答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想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可以分别从辛亥革命及其影响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巨大成就进行说明。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回答时候主要以材料中观点为依据,三民主义同共产主义并不是对立的,有若干原则二者是相通的,二者在反对的目标和革命的性质等方面是一致的,二者也相互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