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04 09:11: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4分)台湾作家高阳在《清朝的皇帝》一书末尾,对清朝的九位皇帝作了很有趣的打分评价(见表)。

?
资质
本性
体格
教育
责任感
统驭
应变
私生活
机遇
得分
名次
顺治









83
8
康熙









??
1
雍正









107
3
乾隆









110
2
嘉庆









95
4
道光









85
7
咸丰









93
5
同治









68
9
光绪









87
6
孙中山
/
/
/
/
?
/
?
/
/
/
/
?
注:以上各项,上等为15分,中等为10分,下等为5分。(其中,私生活及机遇两项另有加减分——私生活上等加2分,下等减2分;机遇上等减15分,下等加5分。)
“本性”指仁厚,“机遇”指国运及个人得位之机会。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注中各项得分的解说,算出康熙皇帝的得分。(2分)
(2)康熙帝“本性”的打分是“上等”,而尊重各民族文化是其表现之一。请举三例,说明康熙帝对汉、蒙、藏民族文化的尊重。(6分)
(3)请将孙中山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写出孙中山在当时的“责任感”和“应变”两项内容所指的史实。(6分)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逻辑方法中的归纳,是从大量个别现象中概括出一般认识的思维方式,是对多种事物现象抽取其共同之处加以概括,形成用以表达这种共同性质的概念、范畴、命题、论述等。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A.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主流思想——儒家思想
B.“新边疆”、货币学派——凯恩斯主义
C.世界经济危机、区域经济集团化——市场经济发展
D.《悲惨世界》、《石壕吏》——浪漫主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儒家思想从汉武帝时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A项不对;凯恩斯主义即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B项不对;《石壕吏》是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代表作,D项不对;世界经济危机、区域经济集团化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尚书》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下观念与之相去甚远的是
A.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C.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体现的是民本主义思想,结合所学知识A、B、D三项都属于民本主义思想,故排除;C项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主要强调要顺应天命,没有体现民本思想,故答案为C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建国初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相当活跃;1966年7月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却连续8年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我国社会尚未认识“人大”的重要性
B.“文革”小组代行其职能
C.国际形势紧张导致军事体制优先
D.民主法制受到严重的破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确切含义是
A.一个国家.两种法律制度
B.一个国家,两种经济制度、
C.一个国家,两种文化制度
D.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一国两制”必须是在“一个国家”之下实行两种制度。“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 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等分裂国土的图谋。“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台、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因此D是正确答案。ABC对“两制”都没有正确理解。
点评:“一国两制”是具有独创性的伟大创举,它已成为我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中国的统一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并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途径。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