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6-04 09:09: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示意图,属于推动B、E段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列强放松侵略为其提供发展机会? B.政治革命为其扫清发展障碍
C.群众性爱国运动为其赢得市场? D.政府的政策激发了投资热情



2、判断题  从成语典故“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中可以看出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教派有
①佛教?②道教?③墨家?④儒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判断题  (15分)新中国建立以来,下面三个时代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反映了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0年代记忆:“新中国的第一……”


?
50年代留给中国人的记忆是从无到有,众多的第一出现:第一批喷气式飞机,第一批解放牌汽车、第一个制造机床,第一座跨越天险的长江大桥,第一次修通开往青藏高原的公路……
80年代记忆:变革的年代

1979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1980年:倒爷
1982年:下海
1984年:小平您好
1985年:教师节
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9年:希望工程
因它而闻名全国的小岗村
80年代流行语

深圳的广场

1980年郭培基与妻子刘桂仙在他们的小家中开办了北京首家私营饭店。两人只有一些桌子和椅子,且需要自己做饭。现年75岁的郭老先生说:“我们第一天有36元人民币买些蔬菜和鸭,然后赚到了大约50元。”
21世纪:迈开大步向前进
中国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把计划看成绝对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地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决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
——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 2009年2月2日
(1)观察地图并结合材料,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4分)
(2)上述材料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革?(6分)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中涉及的社会主义两种经济体制的认识。(5分)



4、判断题  “合众国民在中国港口,自应财产涉讼,由本国领事等官讯明办理……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望厦条约》这一规定违背了国际关系的有关准则,首先提出这一准则的是
A.格劳斯秀
B.洛克
C.孟德斯鸠
D.克劳塞维茨



5、判断题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在台湾设立台湾府,都是
A.将台湾地区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下
B.巩固清朝的海防
C.维护国家主权
D.让台湾与中央政府处于对峙状态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