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04 09:07: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宋代人口有1亿,耕地面积5.6亿亩;鸦片战争前,清代 人口达到4亿,耕地只有11~12亿亩。相对于宋代,清代养活这么多人口主要依靠(? )
①改进生产工具②精耕细作? ③推广玉米、蕃薯等高产作物④扩大海外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它表明欧共体朝着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使欧洲发展趋势“脱胎换骨”。这里的“脱胎换骨”是指
A.欧洲取得世界局势的主导地位
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
C.由经济联合向政治联合发展
D.彻底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欧洲的“脱胎换骨”是指
欧洲由单一的经济共同体向经济政治共同体迈进,答案选C,A B D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
点评:在欧洲联合的原因中应该注意相关不同原因的区别:①根本原因: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加强。②主要原因: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发展。③直接原因:为了摆脱美国控制。但欧洲的联合本身即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一个显著标志。同时还应该仔细体会欧洲联合在当今世界格局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
B.《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书名《论语》和“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可知讲的是孔子,故A项本身是正确的;C项的“西学东渐”时期应为明末清初的那次西学东渐,时间上与题干中的1691年吻合,这个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也使得C项描述的状况具备可能性;B项可以直接从题干中解读出来。因此BCD均正确。此时期中国文化的外传主要是西方传教士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到西方,而不是当时中国政府的宣传。因此D错误,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转移剩余资本
B.享受发展中国家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
C.可以转移环境污染
D.享受利益而不承担风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此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相互联系(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金流动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涵盖全球的经济整体,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而发达国家是最大受益者,因为其拥有优势的技术、资金、市场,所以ABC都对,但经济全球化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形成了全球经济的有机整体,各国经济依存性增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会对发达国家产生重要影响,发达国家同样要承担风险,答案为D。
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尤其是对经济全球化这个概念要全面准确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建设中,欧共体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 ]
A.启动欧元?
B.共同市场?
C.共同的农业政策?
D.关税同盟的建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