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9:07:15
1、判断题 康熙帝加强民族团结的史实有
①反击沙俄侵略②恢复开科取士,崇尚儒家文化③尊重喇嘛教④创立册封达赖和班禅制
[? ]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百姓)康定,利则长久。?
——《金石萃编·秦峄山刻石》
——《新唐书》
——《清史稿》
3、判断题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包括?
①拉开了近代反侵略战争的序幕②为北部边境的稳定创造了条件?
③消除了沙俄侵略中国的野心?
④从法律的角度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都属于中国领土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判断题 小红对研究康熙帝有着浓厚的兴趣,她收集资料之后进行了整理,制作了这样一个表格,据此判断她的研究主题是
[? ]
5、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的。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械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国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引自新华网
材料二 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功,修建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代指蒙古诸部),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
——摘自《清圣祖实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康熙在位时面临哪几方面的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一康熙皇帝维护统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二说明康熙为什么不再修补长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纵横联系的角度评价康熙皇帝在历史上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