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04 09:03: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法国启蒙运动中主要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潘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直接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人物的能力。潘恩是北美殖民地独立前宣传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新石器革命”(指新石器时代农牧业的产生)的意义胜过“蒸汽革命”,你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
A.农牧业的出现对生产力的推动远远超过蒸汽机对生产力的推动
B.农牧业的出现是人类诞生的重要前提
C.农牧业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
D.农牧业的出现推动了国家的产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因为没有这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就不会有文明社会。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材料一?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材料二?由于冷战的加剧,法国政府认识到它无法阻止德国再武装,也无法阻止德国政府获得其相关主权。同时西德的经济发展也使得法国无法继续限制德国的煤和钢铁工业的发展。如果能够超越国界,把两国的煤钢合并在一起,一方面既可以剥夺德国在煤钢领域的特权地位,另一方面又可以为法国消除战争的威胁。此外,这两个 部门又最易联合,法德两国的工业垄断资本早已在这两个部门互相渗透了。而法国本身也对德国的这些资源感兴趣,因此法国政府改变了以往对德国的压抑政策,提出一个合作政策来协调两国之间在这些重要资源上的合作,避免过去互相之间的竞争和不信任。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罗贝尔·舒曼提出一项计划,希望联合经营法国和联邦德国的煤钢生产,并建立一个超国家的机构对之进行管理。该计划一经公布,就立即得到联邦德国阿登纳政府的支持,德国人认为煤钢的联营将使“法德之间任何战争不仅会成为不可想象的,而且物质上也将是不可能的”。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四国也迅速作出反应,赞同舒曼计划所提出的设想。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个欧洲大陆国家根据“舒曼计划”在巴黎签订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又名《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日该条约生效。因舒曼计划而产生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把战后开始的西欧联合向前大大的推进了一步,使得西欧联合获得了一次实质性的突破。舒曼计划从此被誉为“欧洲的出生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历史知识,简要说明20世纪中后期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石油对西亚产油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倡议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的影响。(10分)


参考答案:(1)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技术发展,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也加快了新能源的开发使用。(4分)
影响:西亚产油国利用石油发展本国经济,建立起以石化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产油国日益富裕。1973年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油价,引发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4分)
(2)原因:削弱德国的资源优势和新战争的威胁;为法国发展补充资源。(4分)
影响:实现法德和解,有利于法德两国经济发展;促进了欧洲的联合和发展。(4分)


本题解析:第一问是要求学生正确分析图片可以看出新能源的大量使用,根据时间涉及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在70年达出现了经济危机促使人类加快新能源的开发使用,影响的分析结合时代背景关注点是经济滞胀的分析;第二问是考查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的原因及其作用,要求从欧洲政体经济的发展角度予以宏观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发展和资源之间的关系,难度适中。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恩格斯说:“化学中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这实质是赞扬
A.波义耳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阿伏伽德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常识题的考查。原子论的提出者是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故是在赞扬他,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设想你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的中国,欲投资新式企业,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下列行业中,你最有可能投资于
A.采矿业
B.棉纺织业
C.机器制造业
D.冶金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