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手工业的发展》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04 09:02: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淮南子·原道训》记载:“鲧(禹的父亲)筑城以卫(护)君,造郭(外城)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这表明当时
A.宗法制逐步形成
B.分封制雏形形成
C.夏朝疆域基本固定
D.国家机器雏形产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把握关键信息“鲧”,可知ABC三项均与时间不符合,选择D项,“城以卫(护)君,造郭(外城)以居人”说明国家机器初步形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明朝中后期,出现了“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农村人口“……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社会现象,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徽商、晋商等诸多商帮活跃于全国是在
A.两汉时期
B.唐宋时期
C.元代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中枢机构中出现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局面是在
A.皇太极继位后
B.康熙亲政后
C.乾隆在位时
D.雍正继位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清朝专制主义的发展。康熙帝时,中央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康熙帝为了消弱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设立南书房,这样专制皇权进一步集中。皇太极在位时没有南书房,而雍正帝在位后设立了军机处,雍正和乾隆帝时期不存在该三足鼎立局面。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时间“1943年”,而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因此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答案为A。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点评:逆向型选择题(否定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取否定式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错误的”、“不包括”、“无关的”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它主要适用于难度稍大的组合型选择题和逆向型选择题,重在考查学生再现史实和比较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