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8:54:55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材料二?
材料三?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摘编)
材料四?第5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第12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15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首相。
第16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17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63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德意志帝国宪法(节录)
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标志着该国确立了什么政体?(2分)
(2)材料二所示的政体是什么?体现了什么原则?分析美国这一政体与材料一所述政体的主要相同点。(6分)
(3)根据材料三、四比较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两国议会和国家元首权力的异同。(6分)
(4)材料四中宪法规定的国家政体与材料一规定的政体有何区别?(4分)
参考答案:(1)《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2分)
(2)总统共和制(或共和政体)。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或三权分立)原则。
相同点:①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②都是代议制民主形式。(6分)
(3)相同:①两国议会都实行两院制,都行使立法权;②国家元首有行政权,都是本国军事最高统帅。
不同:①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小,帝国国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法国议会享有真正独立的权力,虽受总统制约,但与总统是并立的机构。
②德国皇帝不需对议会负责,拥有绝对的行政权;法国国家元首要向会议负责,法国总统任命内阁但其行政权又受内阁制约。(6分)
(4)区别:①国王的权力不同,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德意志皇帝是实际的国家首脑。②德意志内阁对皇帝负责,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上(唐太宗)謂侍臣曰:‘薛延陀倔强漠北,今御之止有二策:茍非发兵殄灭之,则与之婚姻以抚之耳。二者何从?’房玄龄对曰:‘中国新定,兵凶战危,臣以为和亲便。’上曰:‘然,朕为民父母,茍可利之,何爱一女?’”此段材料反映了唐太宗
A.“存百姓”的思想
B.虚怀纳谏的胸襟
C.“战而后和”的策略
D.文德治国的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然,朕为民父母,茍可利之,何爱一女”可以看出,唐太宗对百姓的重视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女儿。故选A。B项也有所体现,但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唐太宗的重民思想,从材料的一句话就能说明。C项错误,材料明确说明采用和亲政策,而不是战争的手段;D项中的德治材料并未体现。
点评:古代的重民思想在春秋战国百家思想中就有所体现,孔子主张实行仁,要统治者爱惜民力;孟子主张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发展,同样这一思想被唐太宗所吸收,把君主与百姓比作舟水的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近代前期,西方各国资产阶级实行代议制的根本目的是(?)
A.严格限制国王的权力
B.增强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
C.给人民以一定的权力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四项都属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目的,但A、B、C三项的最终归宿都是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挂在某思想家纪念堂大殿内的这幅楹联叙事写意,辞简意赅。该纪念堂的主人应是
A.朱熹
B.程颐
C.李贽
D.陆九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题干中“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可知楹联内容符合朱熹。B.程颐与传二程而分流矛盾;C.李贽的思想“反对绝对权威;否定孔孟之学为万世至论;批判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自由发展、提出“万物皆生于两”;D.陆九渊其主要思想为“心”为本源,内心反省。故选A项。
点评: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形象地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阻力,F2为动力,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
A.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B.抗日战争期间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F1为阻力,F2为动力,其中F1>F2的情况”其实就是考查,哪一历史时期不利于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A.甲午中日战争以后、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均是利于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时期,所以ACD均不能选。答案是? B.抗日战争期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