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8:53:38
1、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创立人民教育制度是在
A.苏区
B.解放区
C.新中国成立后
D.十年“文革”期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关于人民教育制度概念是一个人人皆知的概念,可人们对这一概念往往又熟视无睹,创立人民教育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教育方面的首要任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2分)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6分)
(2)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2分)
请考生在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把答题卡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参考答案:
(1)政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6分)
(2)影响:政治: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阶级基础。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思想基础。(4分)
(3)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成分;遭受双重压迫,不能独立、正常的发展。(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图表图示以及史料解读分析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依据图表中时间1895-1900年属于甲午战争之后,结合所学政治上从晚清政府政策去分析,经济从中国小农经济解体的视角分析,思想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的角度概括。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时间1912-1921属于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春天”时期,政治上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推动无产阶级壮大;思想角度从马克思主义传播角度思考作答。第(3)问依据材料一和二中相关信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成分,从民主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与传统经济比较来分析,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特点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障碍等因素综合归纳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8分)社会风俗的变迁往往是历史变革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指出北魏孝文帝关于社会风俗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历史作用。(7分)
(2)20世纪20年代,中国沿海城市出现了一股婚姻自主的潮流,请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8分)
(3)建国初期,“着列宁装、讲俄语”成为时尚,请分析其出现的历史原因。(4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个性化、时尚化、快捷化,请分析这些趋势出现的原因(9分)。
参考答案:(1)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语,与汉族通婚等,(3分,任答三个要点),历史作用:有利于民族融合;配合了政治经济等其他方面的改革;推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4分,任答两点,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政治: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民主平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2分)
经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分)
教育:女子逐渐接受新式教育。(2分)
(以上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答出四个要点,即可得 8 分)
(3)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苏联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援助;中国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等(4分)(任答两点)
(4)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受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国家科技的进步等。(任答三点可得9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67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它由哪三个机构合并而成
①欧洲煤钢联营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
③欧洲国家联盟
④欧洲原子能联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54年第1期的《人民画报》,与图片有关的运动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重要的信息“合作社”,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合作社是在三道改造时对农业改造的方式。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三大改造意义: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