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8:40:15
1、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古希腊是人类最美好的童年。
——马克思
材料二?罗马以前,整个古代世界都有一个视觉盲区,不知道“私人”的存在。即使希腊人的公民资格,也只是从城邦分享什么,而不是在城邦之外拥有什么。后来罗马人由于面对商品经济中私人交往的过于活跃,不得已,第一次将整个法律体系区别为“公法”与“私法”,这却开启了古代世界最有价值的一场革命,当时谁也没有在意……到了1649年英国革命,两次内战确实乏善可陈,最有意思的章节是在1688年,赶走了一个国王,却迎回了这个国王的女儿、女婿……开创了权力不流血更迭的惯例……而美国人自己却认为……1775年至1785年动枪动炮是革命,但是1787年宪法制定以及伴随宪法在全民投票中发生的政治辩论,则更是革命,而且是更重要的革命。
——朱学勤《这一千年的革命》
材料三?在最近一千年里,以法语和汉语呼喊的革命最为频繁。法国是革命的地震多发地带,时不时山呼海啸……我曾经给这个热爱革命的文学帝国偷偷算过一笔:1789年以来,平均每一代人不是搞一场宪法危机,就是亲历一场起义。
——朱学勤《这一千年的革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人类最美好的童年”的含义是什么?(2分)
(2)古希腊时期果真是“人类最美好”的时代吗?请以雅典为例加以说明。(3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表达的主要思想。为什么说罗马法“开启了古代世界最有价值的一场革命”?(4分)
(4)材料三所言近代法国和中国是“革命的地震多发地带”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进入“民主时代” ,同时还迎来了古希腊经济、思想文化的黄金时代。
(2)不是。古代雅典的民主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没有公民权;泛滥的民主存在弊端,导致城邦的衰落。
(3)主要思想:静悄悄的社会变革有时比轰轰烈烈的革命更能推动历史的进步。原因:罗马法的划分 有利于完善法律体系,化解社会矛盾,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影响。
(4)政治上:封建传统深厚,社会矛盾激化;政治派别林立,政局动荡;外国势力的干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思想上:民主、自由思想的启发。
本题解析:
(1)要依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高度概括,回答雅典文明的进步之处,即政治上的民主政治,同时还迎来了古希腊经济、思想文化的黄金时代。。
(2)实际是考查雅典民主的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从雅典民主政治的范围有限和直接民主存在弊端两个方面回答。
(3)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含义,注意材料信息“1787年宪法制定以及伴随宪法在全民投票中发生的政治辩论,则更是革命,而且是更重要的革命”,进行高度概括;其次要从罗马法的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方面进行总结。
(4)分析共同原因,要对两国革命频发的原因先进行列举,再从中找其共同点进行概括,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概括。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这句话出自
A.《论语》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孟子提出了“仁政”、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性本善;材料意思是仁义礼智这四种心或品质,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人生来就固有的,这体现了孟子的性本善的主张。故选B。《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论的著作;荀子认为性本恶;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这一组织还制定了将其扩大到……所有非共产主义国家的计划,强调取消关税和其他阻碍地区和全球贸易的障碍。但是它是一个较为松散的组织,缺少像欧盟那样典型的经济合作。”该组织
[? ]
A.正式成立于1992年
B.对该区域经济发展无甚裨益
C.具有一定意识形态色彩
D.违背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切难以管理。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大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1)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
?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形式有什么不同?
?
(3)全球化浪潮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
参考答案:(1)资源和奴隶的掠夺,生产和贸易超越了国界。
(2)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以流通领域的交换为主要形式,以倾销商品为主要方式;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国际化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以资本输出为主,出现国际垄断同盟。
(3)经济全球化是资本的扩张,对传统的民族经济主权构成挑战,发展中国家要捍卫民族主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不能闭关自守,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构,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捍卫国家的主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没有成为领导力量的主要决定因素是
A.中国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中国近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农民是小生产者,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故不能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