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6-04 08:29: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而且是越快越好。”
——《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保障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



2、判断题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 ]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3、判断题  有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经历了从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转为兼用“看得见的手”的过程。你认为这只“看得见的手”是指
[? ]
A.混合经济
B.国家干预经济
C.新经济
D.福利经济



4、判断题  京华时报讯1月20日,《咬文嚼字》公布“2009年十大流行语”,分别为“不差钱”、
“躲猫猫”、“低碳”、“被就业”、“裸”、“纠结”、“钓鱼”、“秒杀”、“蜗居”、“蚁族”。下列属于1929~1944年期间常用语的是
A.危机干预法西斯
B.危机绥靖和平
C.干预法西斯社会福利
D.干预高度集中法西斯



5、判断题  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下面一则当时美国一对母子的对话反映了哪方面的原因?( )
  “妈妈,为什么不生火?”“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为什么没有煤了呢?”“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
A.财富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B.许多部门的生产严重过剩
C.证券市场的资金并没有投入生产领域
D.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