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04 08:25: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这说明(?)
A.中国已经是世界的超级大国? 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C.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的国防科技实力和空间探测能力不断增强,先进科技的发展依托的是强大的国家综合实力,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但中国目前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科技大国在某些领域进入了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但总体而言仍旧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答案选B,A C 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中国科技发展的史实。
点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是邓小平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防科技所取得重大成就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所产生影响的系统总结,这应该成为我们必须牢固掌握的话语。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


A.发展中国家永远是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变化不大
C.发达国家一直主宰着二战后的世界贸易
D.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在扩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发展中国家永远是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本身的说法是极端化的,是错误的观点,直接排除掉。根据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不难发现发展中国家和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整体上在扩大,说明 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在扩大。但就其具体的比例数值而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变化不大,说明发达国家一直主宰着二战后的世界贸易。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联合国宪章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交给以五大国为核心的安全理事会,使其有权作出全体会员国都有义务接受并执行的强制性决议。宪章取消了国联盟约的一致通过原则,把大国地位和大国一致的内容明文载入有关条款。表决程序采取大会2/3多数和简单多数通过两种办法,否决权仅仅限于安理会,只给五个常任理事国。不仅如此,联合国还拥有派遣部队充当安理会支配下的一支常设军事力量的权力。这样联合国不仅从道义上而且在武力上使其决议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联合国与国际联盟比较研究》
(1)据材料,简要评述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上,与国际联盟相比,联合国运行机制的特点。(8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其教训。(7分)


参考答案:(1)由安理会做出强制性的决议;采取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取消了国际联盟的成员国“一致通过”的原则。(2分)否决权仅限于安理会。(2分)拥有派遣武力维持和平的权力。(2分)
(2)努力: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调解斡旋等方式,避免国际冲突发生,或者使冲突降温,阻止冲突扩大。联合国设有裁军问题机构,召开多次裁军会议,组织维和部队,承担维和任务。(6分)教训:联合国一度受到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利用。比如,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组织“联合国军”侵略朝鲜。(1分)


本题解析:(1)归纳材料文字内容可以总结出联合国较之国际联盟在运行机制上具有如下不同特征:由安理会做出强制性的决议;采取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取消了国际联盟的成员国“一致通过”的原则。(2分)否决权仅限于安理会。(2分)拥有派遣武力维持和平的权力。(2)结合所学内容可以总结出联合国在二战后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的积极努力,以及一些不足之处或相关教训,即:努力: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调解斡旋等方式,避免国际冲突发生,或者使冲突降温,阻止冲突扩大。联合国设有裁军问题机构,召开多次裁军会议,组织维和部队,承担维和任务。教训:联合国一度受到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利用。比如,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组织“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产生的最积极作用是
A.动了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积极性
B.民主党派演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政党
C.动了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D.中国演变成多党联合执政的国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位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请问“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的,最可能是那一家的想法( ?)
A.墨家
B.纵横家
C.法家
D.农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战国时期的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等主张,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但是其思想在当时无法实现。由此可知“逆势而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的最有可能是墨家。故选A。
点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包括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学派,还可以从材料切入,考查其他学派的思想主张。如道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法家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依法治国等。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