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一)

时间:2019-06-04 08:23: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古代,中、西方文明特点不同,在各自道路上都有较大发展。回答18、19题。
小题1:下列美学观点,与儒家思想相吻合的是?
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B.“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C.“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D.“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小题2:“当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他谈到的是那个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城镇。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这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会的情况是?
①工商业比较发达?②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③人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④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高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2、判断题  下表是我国20世纪20—30年代农村地权分配状况图,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农村地权分配总体趋于分散
B.利于土地革命运动的兴起
C.严重制约民族工业的发展
D.是列强长期侵华战争所致



3、判断题  有人认为:“人文主义之为一切建构一切成就之本的全蕴,这才真正使人文主义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不与一切含真理与价值的文化相对立,并能使之调适而上遂,成为领导文化生命的领导原则。正因为如此,可以说,要完成人文主义的全蕴,其唯一进路便是打开‘道德主体’之门。”下列主张体现打开 “道德主体”之门的人文观点有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 “仁者,爱人”?③“天人感应”?④知德合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判断题  (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儒学为正宗,兼容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材料二?《中国文化要义》指出,中国文化放射于四周之影响,既远且大.北至西伯利亚,南迄南洋群岛,东及日本朝鲜,西达葱岭以西,皆在其文化影响圈内……更远如欧洲,溯其近代文明之由来,亦受有中国之甚大影响……中国文化之相形见拙,中国文化因外采文化之影响而起变化,以致根本动摇,皆只是最近一百余年之事而已。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并说明秦汉时期“帝国文化”是如何形成的?(4分)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的主要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例,说明中国文化对欧洲文明的影响,并分析中国文化“根本动摇”的原因。(4分)



5、判断题  从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握住了机遇,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而丧失了机遇,原本强盛的国家和民族也会不进则退,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请以具体史实谈谈19世纪俄国的历史发展是如何证明“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的。并以19世纪中晚期德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为例,说明“任何国家要想发展,都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家,非常有力的政府和安定的环境”。结合21世纪中国政府的转型,谈谈你的感想。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