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04 08:18: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11年1月11日,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矗立起一座孔子雕像。就此事,某校甲、乙两个学生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中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意见。以下是讨论中利用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也不过只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中华文明。……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温良恭俭让”,什么“克己复礼”,只有一个字:“礼”。而他的“礼”的核心就是封建统治者的“礼”……我们不可以随意否定一个历史人物,也不可随意拔高一个历史人物。
——2012年10月14日新华网博客
材料二 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历代当权者都推崇儒术,奉为治国方略。……“仁”与“礼”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任何时代任何制度都是适用的。……当此之际,儒学再次引人关注:“养心莫善于寡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格言,耳熟能详又历久弥新,仿佛就是针对现实社会的某些弊端发出的。最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方面汲取孔孟伦理原则,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建议:“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崔道怡《略谈孔子塑像》,2012年9月《人民政协报》
请回答:
(1)作为甲组同学,请你据材料一指出反对为孔子塑像的理由。(3分)你又将如何利用材料二从思想方面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 3分)
(2)作为乙组同学,请你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方面,概括赞成为孔子塑像的理由。(8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3分)


参考答案:
(1)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不能代表中华文明,拔高了孔子的地位。进一步说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人们的创造性。?
(2)历史影响:自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维护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和社会的稳定。现实意义:儒家学说对现实社会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3)应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本题解析:
(1)注意材料一信息“孔子的学说也不过只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中华文明”“他的“礼”的核心就是封建统治者的“礼””“我们不可以随意否定一个历史人物,也不可随意拔高一个历史人物。”概括反对为孔子塑像的理由。材料二信息“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历代当权者都推崇儒术,奉为治国方略”可见证实了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儒学独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从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回答,历史影响:“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历代当权者都推崇儒术,奉为治国方略” 可见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维护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和社会的稳定。现实意义:““仁”与“礼”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任何时代任何制度都是适用的。”可见儒家学说对现实社会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3)儒学的现代价值:儒家的道德意识、大一统思想、民本思想、和谐思想、义利观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建立和谐社会都不无裨益。
(3)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在东亚、东南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
(4)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人们的意志和人格,促使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形成,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负面作用非常明显,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更应该抛弃。对这些内容应该加以批判和否定。
(5)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反对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总的原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反映出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动向是:
A.强调中美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
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
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兴办太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主张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与题干中“让外来工子女和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教育”的愿望相吻合。故选B。
点评: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就是“爱人”,要实现这个核心,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思想都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政治上,孔子主张“贵贱有序”,强调了尊卑贵贱的社会等级秩序;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温故知新”。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广告中带有时代的烙印。下图是1926年10月刊登在《申报》上的一则“孙文牌香烟”广告。从中可以透视到的历史信息有

①中国国民党的影响力日趋扩大
②武昌起义已经成为重要的历史记忆
③北伐战争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
④南京国民政府政府收回了关税自主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时间“1926年10月”,此时北伐战争已经开始,人物“孙文”是指孙中山,①②③都有道理,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是在1927年,时间不符,④排除,因此选A.
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美国国旗的演变是美国大国崛起的一个缩影,它由最初的13条13星演变成今天的13条52星的过程,反映了美国?(?)
A.政党政治的变化过程
B.对外政策的演变过程
C.领土扩张的过程
D.民族关系的演变过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国旗星条所代表的含义。美国刚刚独立时其领土范围只包括大西洋沿岸的十三州。此后伴随着美国领土的拓展,每增加一州,就增加一星。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