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八)

时间:2019-06-04 08:13: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风雨苍黄,百年沪宁!沪宁铁路沉淀了中国近现代史上铁路的百年光阴,1908年4月3日的《申报》曾报道:“沪宁铁路开车典礼”;“沪宁铁路告竣,定于三月初一日(即阳历4月1日)开车。全路通行镇道刘观察亲至京岭下总车站举行开车典礼式。中西官绅到者甚多,颇极一时之盛。”这一材料说明了
A.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加强了南京和上海的联系
B.沪宁铁路标志着中国交通工具近代化的开始
C.在学习西方过程中,民生事业也走向近代化
D.民国时期铁路建设有了较大进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于1927年,民国建立于1912年,因此AD时间不符,排除;沪宁铁路不能说标志中国交通工具近代化的开始,B表述错误;因此选C。
点评: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表明我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B.新中国成立即实行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C.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并在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D.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实行了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为否定式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建国初期我国外交工作取得成就的再现和再认能力。A、B、C表述正确,D观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际,国际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美国实行反华政策,为了巩固政权,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缔结友好互助条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交政策作了重要的调整,提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遭到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总的来说是“两头较好,中间较差;既有巨大成就,也有严重失误”。故应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歌词中的“天路”指的是
A.兰新铁路
B.宝成铁路
C.京九铁路
D.青藏铁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迁移能力。材料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可知与西藏有关,而四个选项中只有青藏铁路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这是因为它增长的主要动力是?
A.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
B.获取资金和原材料的能力
C.占有土地和劳动力的能力
D.拥有资源尤其是能源的能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因为知识可以不断更新,可以说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