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毛泽东思想》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04 08:11: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以下对毛泽东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首先解决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问题
B.找到了改变“半殖半封”命运的道路
C.形成了系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D.找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有很多失误,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及文化大革命,这些都是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说毛泽东思想并未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否则中国不会走那么多的弯路,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某博客在分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时列出了下列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C、工人运动发展,中共的成立为其奠定了阶级基础
D、以中共为首的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是
[? ]
A.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
C.八一南昌起义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7年,新华社在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
B.日出东方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进京赶考
C.力挽狂澜 进京赶考 日出东方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D.力挽狂澜 日出东方 进京赶考 星火燎原 灯塔指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简述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形成过程,并根据其主要内容分析它的深远影响有哪些?


参考答案:历史条件
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期间,中国社会新生的生产力迅速增长,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后期,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以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实践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国际条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威力,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在欧洲与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国际条件;
社会条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
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的理论。
形成过程:
(1)毛泽东思想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中期,同各种错误思想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在中国共产党的初创时期,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3)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4)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的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达到成熟,成为党的指导思想。(5)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得到发展。
深远影响: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2)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3)毛泽东思想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


本题解析:准确把握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的重大变化。从总体上把握毛泽东的思想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有其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和有利的国际条件。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