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04 08:00: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产生的最重要后果是
A.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B.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基本确立
C.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D.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使得各国确定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方向,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基本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08年4月3日《申报》这样报道:“沪宁铁路告竣……举行开车典礼式,中西官绅到者甚多,颇极一时之感。”史料说明了
A.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交通运输走向近代化
B.民国时期铁路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
C.中国交通工具近代化的开始
D.国民政府成立后,南京和上海的重要性日趋凸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新加坡和西亚产油国在经济发展上都
A.面临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的问题
B.注重吸收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累起丰裕的国家财富
D.调整经济结构,参与国际经济循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关键在区分共性和个性的东西,根据掌握地知识不难发现A、B两项说的只是新加坡和韩国,而C项说的是西亚一些国家,只有D项才是亚洲上述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对这种“产业革命精神”最恰当的理解是
A.冲破传统的改革精神
B.不甘落后的竞争精神
C.追求利润的冒险精神
D.谋求独立富强的民族精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这种“产业革命精神”是中国所独有的,只是因为中国是独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所决定的,这种“产业革命精神”就是要有谋求独立富强的民族精神。独特的国情决定了独特的产业精神。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下,中国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其中“解体”的含义是(?)
A.手工工场规模扩大,资本主义萌芽
B.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C.出现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民用企业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中国封建经济”指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包括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两种经济。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由于外国商品物美价廉,中国家庭手工业开始纷纷破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也开始分离且日益商品化,在这个基础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因此D符合题意。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