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十)

时间:2019-06-04 07:59: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材料反映了当时
A.诸侯国的命运取决于读书人的智慧
B.儒家思想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
C.知识分子阶层对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D.百家争鸣加剧诸侯争霸的态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家思想。根据所学知识,A项本身是错误;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没有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子贡作为当时的一个知识分子,在当时起到“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的作用;D项不符合题目要求。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东南沿海棉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 ②自然经济瓦解 ③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上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男耕女织的经济结构开始瓦解,传统的手工业受到很大的打击。因此①正确,自然经济是开始瓦解,而不是已经瓦解,因此②错误,中国逐渐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因此①③正确,故选C。
点评:工业革命后,西方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大为增加,中国逐渐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了列强的商品销售地和原料来源地。中国的茶叶等的出口量猛增就是能说明这一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原料供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推动了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毛泽东说:违反客观事物的规律要受惩罚,我们最近三年受了大惩罚,土地瘦了、人瘦了、牲畜瘦了。“违反客观事物的规律”表现在?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
D.文化大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描述的为三年自然灾害的出现,究其原因在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时期左倾错误的泛滥,大跃进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再加上苏联的背信弃义和自然灾害,导致了三年困难的产生,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死后,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创新,提出了“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 “春秋大一统”。谭嗣同l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
材料二?《从(论语)中解读孔子仕途辛酸史》:从仕途角度讲,孔子的一生是很不幸的。他官场不得志,有国家的问题,有社会的问题,也有其本身性格的问题。随近代社会剧变,其思想地位也发生了变迁,我们以何种姿态认识它,成为一个新课题。?
(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三人对待儒学和孔子的真正目的何在。(5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该如何对待孔子和孔学。(5分)


参考答案:(1)迎合统治者意向,为中央集权政治提供依据;(2分)抨击儒学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宣传维新变法;(2分)为复辟帝制作舆论准备。(1分)
(2)坚持历史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1分)不能盲目“尊孔”和彻底反孔,对儒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回答本题需要从三个人所处的历史时期、个人的阶级属性、个人的社会地位、评论孔子的目的等方面来分析。董仲舒是汉代新儒学的创立者,他整合出新儒学的目的是为了迎合当时统治者的意志;谭嗣同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维新思想的特点是要借助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袁世凯在他将要复辟帝制时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一样也是要利用孔子的学说,为其统治进行辩护。
(2)第二问,如何对待孔子和孔学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转化成如何评价和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问题。时异则事异,人类社会的思想文化发展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不能一成不变,所以孔学与孔子的思想不可能适合所有的时间与所有的形势。传统文化有我们应该继承与发扬的精华,但同时它也有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糟粕,所以对待孔子与孔学的态度应该是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待与对待。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某学者写道:“(经济全球化时代)富国尽管受到新的竞争的巨大压力,毕竟日子好过得多,……穷国自己又怎样呢?……我们必须养成一种持怀疑态度的信仰,避免教条,善于听和善于观察,努力明确目的并使之逐渐完善,选择更好的手段以促其实现。”该学者认为“穷国”面对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A.怀疑、选择
B.排斥、抵制
C.独立、自强
D.顺应、理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该学者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穷国”应避免教条,善于观察,选择更好的手段以实现全球化。即顺应全球化,理性应对全球化,不能排斥、抵制全球化。故选D。A项断章取义;BC项明显不符合题意。
点评: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美国等超级大国处于主导性的地位,但是也应该认识到,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对自己有力的一面,只要因势利导,最主要的是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让全球化不仅为发达国家,也为发展中国家服务。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