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04 07:58: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是

[? ]


A.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决定开发西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观察下图,其中一面旗帜的降落,对香港的前途而言是一个伟大的开始;对中国而言是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一步。这面旗帜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关键是对各种旗帜的区分。A是英国国旗;B是美国国旗;C是香港行政特区区旗;D是澳门行政特区区旗。故选A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充分说明了
A.思想解放是经济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B.封建君主统治是经济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C.列强侵略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D.实现近代化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2分)妇女的地位及思想观念不断变化,折射出历史的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山东省中学联盟网
材料一?在“前四史”中,专门为妇女列传的,共计九篇,占“前四史”全部三百八十五篇的2.3%。在父权社会中,女性丧失了家庭财产的所有权,只得借助婚姻或血缘的关系依附于男子,沦为家庭的奴隶。封建时代还宣扬“女祸论”,即认为宠信妇人使之预政必酿成祸患,这又把妇女摒除在政治之外。礼教异常重视女子的“德育”,尤其是封建宗法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即所谓“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夫为妻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教条。
⑴ 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原因。(4分)
材料二?艾释黎勋爵在他的演说(1844年3月15日在下院发表)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人因为他的两个女儿上酒馆而责骂了她们,她们却说自己已经被训的烦死了:去你的吧,我们还得养活你!也应该享受一下自己的劳动果实了。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⑵ 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英国出现的新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4分)
材料三?中国近代的一则离婚案例 上告人张秦氏(年24岁,山西万泉人),被上告人张风巍(年28岁,山西万泉人)。上告人称与被上告人素无感情。被上告人听其奸妇之言,对上告人常行殴打,民国9年3月间,被上告人曾以手掬上告人颈部,以膝抵其胸间,致其受伤。经地方法院调查取证,认为上告人所述属实,准其离婚。
——《民国时期离婚现象再探讨》
⑶ 材料三中,张秦氏提出离婚的理由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2分)
⑴ 妇女地位低下。(2分)
原因:经济不能独立;政治上无权;封建礼教的束缚。(2分)
⑵ 现象:妇女参与社会生产,甚至成为家庭经济支柱;传统家庭观念受到冲击(2分)
说明:工业革命后妇女思想解放,地位提高。(2分)
⑶ 理由:夫妻无感情;丈夫对婚姻不忠;遭受家庭暴力。(2分)
原因: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民国颁布了相关法律。(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中国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只能回答成:地位低下。这一点并不难想到。至于地位底下的原因要从材料中找答案。中国古代是父权社会,在父权社会中,中国古代妇女经济不能独立,政治当然上无权;封建时代还宣扬“女祸论”;礼教异常重视女子的“德育”,尤其是封建宗法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男尊女卑”、“夫为妻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教条禁锢了中国古代妇女的思想,特别是思想方面的原因要重答。
(2)英国出现的新现象是指:“妇女参与社会生产,甚至成为家庭经济支柱;传统家庭观念受到冲击”“也应该享受一下自己的劳动果实了”足以证明妇女参与社会生产,甚至成为家庭经济支柱,经济地位大大提高,既然经济地位提高,政治地位也就必然提高,英国妇女的地位也就提高了。只能说明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连妇女都能参加妇女参与社会生产,甚至成为家庭经济支柱。
(3)上告人称与被上告人素无感情、被上告人听其奸妇之言、对上告人常行殴打,从材料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出现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一定要抓住时间,根据材料的出处《民国时期离婚现象再探讨》,不难发现是在民国时期,民国颁布了相关法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两个要点是必须答上的。当然妇女地位的提高的根源仍然是因为经济地位的提高。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主要是针对
①科技领域? ②军事领域? ③文艺领域? ④金融领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故选C。
点评:“双百”方针的提出,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总结了我们党领导科学文化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是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方针。它同党在科学文化领域的其他重要方针一起,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科学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