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历史与历史的重现》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04 07:51: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从司马迁著《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到刘知几著《史通》阐发历史通识,形成系统理论,我国史学历经
[? ]
A.100多年
B.300多年
C.800多年
D.1200多年



2、判断题  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路新军。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而无惧色。”这则报道①是珍贵的史料②是在吹捧蒋介石,不具备史料价值③经考证无误后,可作为研究蒋介石的史料使用
[? ]
A.①正确②③错误
B.②正确①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③正确①②错误



3、判断题  “盖史之为用也,记功司过,彰善瘅恶,……但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未闻以曲词获罪”。该史观最可能出自于

[? ]


A.《史记》
B.《汉书》
C.《史通》
D.《资治通鉴》



4、判断题  历史学家马克·布诺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的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诺赫在此强调的是
[? ]
A、鉴往知来
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



5、判断题  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声明,他在处理各种演说词时“一方面尽量保持实际上所用词句的一般意义,同时使演说者说出我认为每个场合所要求他们说出的话来。”这说明

[? ]


A.《历史》中存在合乎情理的虚构
B.《历史》中的演说词符合演说者的原意
C.希罗多德《历史》写作纯属虚构
D.希罗多德《历史》写作注重调查研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