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历史与历史的重现》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04 07:51: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三国演义》开篇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种观点主要表明了作者
[? ]
A.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立场
B.只看到了表象,犯了历史循环论的错误
C.想表达人生无常、命运难测的观点
D.揭示了封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 史书有不同的体裁,纪事本末体、编年体、纪传体、典章体都是我国传统史书编著的体裁,不同的体裁又有不同的特征。纪传体史书的特征是

[? ]


A.以事件为中心
B.以人物为中心
C.以年代为中心
D.以制度为中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
(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伴随着区域性文明中心的衰落,此期出现了超大型的都邑——二里头遗址。地处中原腹地洛阳盆地的二里头遗址,其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实际面积还要大于此。经过半个世纪的田野工作,在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宫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封闭式官营手工业作坊区,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兵器群以及青铜器铸造作坊等等。
——《二里头:华夏王朝文明的开端》
材料二 二里头文化的陶器和铜器中有一定数量的酒器,类别有孟、爵、犟、觚等,其中陶质酒器比较多见。
——王迅《二里头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
材料三 对二里头的族属和王朝归属问题,学术界还没有定论。出土文字材料的匮乏、传世文献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都导致我们对早期中国的纪年只能作粗略的把握。
——《二里头:华夏王朝文明的开端》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哪些方面的状况?如要全面认识这一阶段的社会状况,应该采用怎样的历史研究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二里头的族属和王朝归属问题,学术界为什么还没有定论?这说明历史研究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宫殿建筑群的布局反映了当时的建筑技术和高度集权,大量青铜器反映了手工业较高的发展水平,陶器和铜器中的酒器反映了农业的发达。研究方法:结构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
(2)出土文字材料的匮乏、传世文献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重视史料的完整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人的姓名文化源远流长,同一姓氏下有不同分支(传芳、衍派等)。下列图片是闽南民居门首上常见的部分标记,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源自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度 ?
B.它们都反映了各自姓氏的发源地 ?
C.它们是研究人口迁移的重要史料 ?
D.“衍派”不同,姓氏一定也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