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04 07:46:3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一上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因行称义
B.因信称义
C.人非工具
D.理性至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是指教徒可以通过自己的信仰直接和上帝联系,而不通过僧侣这个中介,即“因信称义”。而“因行称义”是指教徒只有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参加教会组织的各种宗教活动,才能得救。只有教皇和主教等神职人员才能和上帝直接沟通。这与题干思想是相违背的,而C和D和题干阐述是内容没有关系,答案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因信称义和因行称义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这反映的实质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教皇权力至上
C.《圣经》权威下降
D.教会从属于国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片材料中可以看出教皇势力不敌《圣经》的力量,因此可以判断这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作品,联系宗教改革家的主张,强调“信仰得救、《圣经》是信仰的基础”,这使教皇垄断一切的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故本题选A项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要注意把握宗教改革时期著名认识的主张:路德,①“因信称义②《圣经》是最高的权威③简化宗教仪式,建立“廉俭教会④神职人员可以娶妻;加尔文,先定论”(思想核心) 简化教会,神职人员由选举产生制定严格道德标准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易经》中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以化成天下。”下列选项的内容最不能体现材料中“人文”的涵义的是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人文”是指社会人论、教化,A、C、D三项都能体现这一点。西方的“人文”重在强调人的价值,例如,古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重在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总之,“人文”在东方偏重于社会,而在西方则偏重于个人。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是
A.英国
B.德国
C.意大利
D.法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适应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要求的是
A.路德派新教
B.加尔文教
C.天主教
D.清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教作用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